第348章(第8頁)

别人或許能想到一點,但絕對不會從這個角度想。而朱高熾,可以說從下私下裡接受的就是帝王心術的教育,他比其他人看得更深,更加長遠。

“淮北水災要緊!”朱允熥又說了一句,看看衆人,最後目光落在李景隆身上,“但,動用軍倉事關重大。辛彥德一介文臣不敢擅專,他怕動了之後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所以,朝廷需要派個人,派個武臣....”

話音剛落,李景隆起身道,“臣願往!協同辛禦史,開軍倉放赈。”

他巴不得現在去淮安,京師之中眼看就是一場政治風暴,傻子才在京師之中呆着。這種風暴,别說是置身其中,就是看熱鬧都不能看,看一眼都容易被卷進去。

同時他也明白,其實皇帝是想讓他去的。誰去不是去,随便兵部去個人都可以。之所以拿到台面上說,這是對他的一種保全。

“泗州本是臣鄉梓之地,此次泗州受災,臣也是心急如焚!臣不才,願去淮安,為泗州為淮北百姓,盡微薄之力!”李景隆又道。

朱允熥看着他良久,“嗯,你辦事朕還是放心的!”

“你丫......你丫對自己親叔親堂兄弟都沒這麼好!”

這邊君臣一唱一和,朱高熾聽得清清楚楚,心中暗道,“這是怕李景隆卷進來,特意給個差事調走了。若換做朱家人,他這皇帝巴不得越陷越深才好吧?”

“老爺子也好,這位皇上也罷,還真是.....他李景隆姓李,可不姓朱。即便是念着曹國長公主還有驸馬的恩情,還有李文忠的功績,也早就給夠了!偏偏這爺倆,愣是拿人家當成骨肉親人!”

朱高熾心中默念,“心是歪的屁股也是歪的,自家人不信,八竿子打不着的親戚當成寶!”

這時,就聽李景隆繼續說道,“臣去淮安之後,凡是軍糧過手,必明賬目清數量反複測量記錄于冊。放出去多少,等戶部補充的時候就補多少,絕不讓出現一點虧空!”

“你不單要去淮安!”朱允熥目光看過來,李景隆心中忽然咯噔一下。

就聽朱允熥繼續說道,“整個淮西的軍倉你都要巡視查驗,等淮西水患告一段落逐漸平穩之後,沿途而上,巡視中原山東保定軍倉,以及各地的衛所存糧屯田事宜!”

說着,朱允熥加重語氣,“每隔三天,八百裡加急給朕上折子,能做到嗎?”

第227章

深意(2)“哈!”

剛才還心中腹诽的朱高熾聞言,頓時忍不住心中大樂。

目光看着李景隆,“你丫也有今天呀!你丫不是一向自稱好人緣嗎?這一圈下來,從南到北你全得罪個遍兒!”

朱允熥的意思再明顯不過,就是讓李景隆去查各衛所的虧空,還有曆年來的錢糧情況,查是否有人中飽私囊,有人冒領多報虛報。

其實地方上那些軍頭肯定有人這麼幹,這些年就沒有衛所不跟朝廷伸手的。冬天要冬衣,夏天要夏裝,要鹽要糧要皮貨要各種物資。

朱高熾之所以幸災樂禍,是因為他本以為這苦差事要落他頭上呢,沒想到最後居然是李景隆擔這個罵名。

忽然,他感覺有人看他。

擡頭望過去,正好看到徐輝祖滿是警示的目光盯着他。

朱高熾趕緊收斂臉上的表情,低着頭看着自己腳尖。隻可惜他肚子太大,隻能看到自己的肚皮。

“還是不穩重!”徐輝祖心中暗道,“喜形于色且眼睛裡藏不住事!還是太年輕,沒經過風浪啊!你以為這是壞事?想得淺了。你以為這是得罪人的苦差事,傻孩子!太嫩了!”

心中想着,他擡頭看向朱允熥。

皇帝那專注也蘊含着威嚴還滿是堅定的目光,讓他趕緊低下頭,不敢再看。

“這條幼龍,何止是要露出獠牙,他是要天下都臣服在他的龍吟之中啊!”

~

李景隆心中發苦,原以為可以躲開京師之中即将到來的風暴,沒想到卻掉進了另一個坑裡。其實若是他可以選的話,他甯願待在京城,反正私鹽的事他又沒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