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第9頁)

朱模本來心中有所畏懼,但對上朱允熥的目光,心中又陡然安定下來。

這目光他太熟悉了,這就是當年讀書的時候,朱允熥要冒壞水時,示意他出頭的眼神呀!

“你的封地本在沈陽!”朱允熥繼續道,“當初是朕跟老爺子說,北平已有了四叔,遼東又有十五叔,開原那邊二十叔也準備就藩了,所以把你的封地改在了樂浪郡(平壤)。當時還有人說,高麗非中原之地,怕你過去受委屈,這些年朕也沒好好問過你,在那邊如何!”

韓王本是皇二十子朱松的封号,因為他後來和幾位小藩王不願意就藩,老爺子也想多留幾年,所以朱松從韓王改封為漢王,跟幾位小藩王繼續待在京師之中。

再者,在朱允熥看來,朱家子弟就藩高麗,這韓王的王号理所應當最合适不過。

“那個....”朱模想想,笑道,“臣在高麗一切都好!”說着,笑了笑,“臣說句大不敬的話,就是高麗總管府還有各郡的文官們不聽臣的,若是他們都聽臣的,臣比當初高麗李家王室還要威風!”

說着,頓了頓笑道,“整個樂浪郡都是臣的,臣想打獵到處都是獵場,想開礦就開礦,想修宮室就修宮室。膩歪的時候,還可以領兵跟着高麗總管府各地平叛!總之,快活得很!”

“你是快活了,高麗人遭罪了!”

許多文臣面上,不免露出幾分厭惡的神色。

這位韓王在皇帝面前乖巧伶俐,可在高麗封地卻是人人懼怕談之色變的活閻王。但凡高麗有叛亂時,有韓王率軍鎮壓的戰例。戰報上都有一句話,王所過之處,皆白地!

“其實在臣看來,封在中原沒什麼意思!”韓王朱模又笑道,“臣還記得小時候,跟皇上在文華殿讀書時,皇上您的說的話!”

朱允熥點點頭,“朕當時說什麼了?”

“您說,天下之地不可計量,好男兒志在四方,靠着祖宗坐享其成算什麼本事,有本事打出去,為大明開疆拓土才是本事!”朱模笑道,“當時二十四弟還說,要帶着他表哥他們,把天下所有的好東西,都搶到咱們京城來!獻給父皇還有皇上!”

“你也真要個臉了!”

聞言,朱高熾心中暗罵,“你那封地是打下來的嗎?這些年你是搶得盆滿缽滿,你往京師送一個大子兒了沒有?”

“正是如此!”朱允熥開口,正色說道,“江山是皇爺爺他老人家打下來的,咱們這些後人,若坐享其成那不是丢他老人家的臉嗎?再說,咱們這輩坐享其成,等咱們兒孫長成了之後,也學着咱們,朱家還有尚武之風嗎?”

“到時候一代不如一代,坐享其成變成了坐吃山空,都成了老朱家的敗家子,都成了大明朝的蛀蟲!”

“天下很大,朕許你們移藩,就藩之處給你們兵馬,你們想要多大地盤,就自己去打!想要多少人口,就自己去抓!說句不好聽的,與其在中原吃咱們大明朝自己的米糧,讓朕這個皇帝跟你們隔着心。還不如打出去,給你們自己給你們的後人,掙個好前程,更掙個好臉面!”

“當然,你們也可以選擇不去!”

朱允熥說着,又看看衆位藩王,“封國朕是要收回來的,但對你們也定然以禮相待!不想移藩的,朕在京師給你們建王府,賜予田莊保你們榮華富貴一輩子!”

說着,他頓了頓,繼續道,“但是,朕先頭說了,朕的兒子都沒有世襲罔替的道理。所以諸位王叔,你們的王爵,從你們開始,親王之後隻有一子可為郡王,其餘諸子中嫡子為鎮國公,庶子為鎮國将軍!”

“子嗣的子嗣,若無功勞即為尋常宗室,榮華富貴不敢保,隻能說餓不死!等他們長大,是參加科舉做官,還是從軍還是經商,朝廷也不幹預!”

“路,朕給你們留了,你們走不走是你們自己的事!”

能不走嗎?

不走在京師,兩代人之後就是尋常宗室了!

走出去,雖說是蠻荒之地,但也能呼風喚雨!

藩王們大多年輕,自然不甘于默默無聞,想要有一番作為。

問題的關鍵是,移到哪去呢?

忽然,遼王朱植開口道,“皇上,你打算把臣移到哪裡去?”

第二十八章

狂飙(6)“皇上,你打算把臣移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