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雖小,可也是法統之邦,不好打呀!
戶部尚書張紞就是心有擔憂之人,面帶憂色開口道,“皇上,徐徐圖之不行嗎?非要用兵嗎?”說着,歎口氣,“北疆連年的軍費,造船的花費,還有東瀛那邊,已是戶部苦不堪言!”
說着,長歎,“若再開戰端,臣請問,錢從哪來?”
朱允熥眼皮動動,“造船用的是朕的私庫錢!”
張紞沒說話,直勾勾的看着朱允熥。
好半天才開口,“戰事順利則罷,一旦不順,花錢如流水,即便您有私庫,能撐多久?”
“嗯!咳!”朱允熥端起茶盞蓋住半張臉,給了朱高熾一個眼神。
“錢的事,張部堂無需擔心!”朱高熾苦笑,“我這邊有辦法!”
說着,他心中暗道,“你還擔心錢?丫熥子這臭不要臉的剛發财你不知道嗎?我五叔六叔七叔,十三叔十七叔十八十九叔他們的家,都讓丫給抄了,你覺得他現在沒錢嗎?他的錢,恐怕比國庫都要多!”
“那到底用何種名義呢?”張紞又道,“因為緬國沒來吊唁發喪,就加兵問罪,是不是太霸道了?”
“魏國公不是說了嗎,他有辦法!”朱高熾直接甩鍋給徐輝祖。
張紞苦笑,“哦,随便找個借口,說有大明兵士失蹤,或者商人失蹤,然後就用兵....?”
“這個借口有何不妥?”徐輝祖開口,笑道,“起碼,能麻痹那些土王,讓他們以為大明不會一口氣把他們吃下去!”
“再說刀兵之事,本就不該冠冕堂皇。既然要用兵,自然是我大明怎麼劃算怎麼來?找個借口,人口失蹤,抓住對方的土王斥責他辦事不力,再立新王懲戒對大明不滿之豪強,這不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嗎?”
聞言,張紞搖頭。
而朱高熾則是心中大樂,“徐輝祖,你丫平日看着濃眉大眼的,他娘的其實比誰都壞!”
就這時,殿中忽然有人長歎。
朱允熥看過去,方孝孺閉着眼睛,滿臉心疼。
“學士為何發歎?”朱允熥問道。
“臣是在歎.....”方孝孺睜開眼,坦然道,“太祖高皇帝之後,滿朝文武之中,竟無一個好人!”
第四十一章
人在人間的痕(1)“滿朝文武就他媽沒一個好人!”
“哈哈哈哈!”
茶館中,一位四旬年紀員外模樣的男子放下手中的報紙,揶揄的笑罵一句。頓時,引得周圍一陣大笑。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京師的老少爺們養成了每天早上早早的來茶館,人湊份子要上一壺茉莉花兒,外加一份應天時報。
一邊看報,一邊喝茶,一邊罵,一邊笑。
罵的是貪官污吏,笑的是官員的是非,花邊新聞。
“三爺,您怎麼說滿朝文武都沒好人呢?”茶館的店小二,靠着窗戶笑問。
“有好人能這麼霸道嗎?”叫三爺的員外點着報紙的頭版,“諸位看看,好家夥,就因為人家安南沒派遣使節來大明吊唁。萬歲爺竟然龍顔大怒,禮部理藩院連番的發國書。你們瞧這國書寫的什麼?臨大國而不知禮儀,受天朝教化而不知恩德!”
“啧啧,還有五軍都督府跟兵部,也跟着起秧子,說要陳兵邊境給安南點顔色看看!”三爺又看了一眼報紙,驚呼道,“嚯,看這位嘿!廣西都司指揮使桂林總兵,高陽忠壯侯之子韓觀給萬歲爺上書。臣願領三千虎贲,踏平安南,擒番王于太祖高皇帝陵前....啧啧,這不欺負人呢嗎?”
“哈哈哈哈!”周圍又是一陣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