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皇上您總是說,國家要有規矩朝廷要有制度,那麼臣建議,先把制度立起來!”解缙又想想,“以前皇上也曾說過,官員們的俸祿太低,滋生事端所以想着給大夥也漲漲....”
“朕明白你的意思了!”朱允熥笑笑,“官員們的俸祿少,所以要貪腐要亂伸手。這個道理在朕這,行不通!”說着,沉思片刻,“但是朕也不是不通人情之人,可以設置養廉銀,按照官職而定,薪金麼....”
随即,他手指敲打桌面幾下,“就按照官員們的年俸....加倍!”
話音落下,群臣精神一振。
不過這時,群臣中也有人看出來了,解缙定然和皇帝在這件事上事先通氣了。皇帝是借着今日的貪腐案,給天下官員們定規矩。
“但這個養廉銀,是有條件的!”
果然,朱允熥又道,“比方一縣之令,養廉銀和俸祿一同發放,前提條件是這個縣令,在當年之内考核是中上。而且,日後一旦發現其貪腐,不但曆年的俸祿還有當年的養廉銀,一并追回!”
“還不了,他兒子還,他兒子還不了孫子來還!”
“嘶!”
群臣心中倒吸一口冷氣!
“你們說俸祿少,朕給養廉銀。給了養廉銀再貪的話,按照貪腐屬數目的多寡,世間惡劣與否,在于定罪。一百銀元以下,追回俸祿養廉銀以及髒銀,抄沒家産,發配呂宋緬國等地軍前效力!”
“二百以上,斬立決。”
“三百以上,列入奸臣錄,昭告天下!”
“嘶!”
衆人又是倒吸冷氣,心中齊齊冒出一個念頭來,“真狠!”
雖不像以前那樣貪腐抓着就等着被殺,現在是劃分出等級來。皇上這不是不願意殺人,而是先制定了規矩,以後靠着規矩殺人。
其實在朱允熥内心深處,這就是妥協的無奈之舉。
有了養廉銀就不貪了?糊弄鬼呢!
每年百姓交給國家的皇糧秋稅,都要經過這些官吏的手。他們巧立名目的手段多着呢,糧食不合格,銅錢銀子成色不對,小鬥換成大鬥....
而且每年各個州府縣,就沒有稅糧足額的時候,能交八成就已是能員幹吏。
再遇到水災旱災,瘟疫,那更是官吏們發财的好機會!
說起來很是憋氣,知道又如何?
坐在這個位置,朱允熥早就明白統治和治理是兩回事,他更明白他這個皇帝,不得不妥協。
小不忍則亂大謀!
“具體的章程你們來定!”朱允熥又看看臣子們,開口道。
“皇上,養廉銀這個錢?從何出呢?”戶部尚書鐵公雞張紞開口道,“您這,又給臣找了個大窟窿呀!”
“鑄币的錢,用在這個上頭。”朱允熥想想,“不是定例,先這麼着!”
凡事就怕成定例,所以朱允熥從不說何事當成定例,日後照此辦理的話。
忽然,他心中有種哭笑不得的愧疚之感。
雍四爺幾大法寶,都讓自己給抄了。大明朝沒有火耗歸功,是因為早就推行了銀元。但鑄造銀元的的收益,其實就是另一種變相的火耗歸功。
養廉銀也是如此,即将推行的官紳一體納糧繳稅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