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在緬國建立王府,設屬官護軍......”
“建城駐軍讓你說得那麼好聽!”朱高熾默默聽着心中暗道,“說是聯姻等于是建一個國中之國,有自己的臣屬有自己的軍隊,再加上大明朝那些勳貴殺才們。所謂的緬王老丈人就是個泥菩薩.....說不定哪天就給砸碎了.....”
這時,朱允熥又道,“你有什麼補充的?”
聞聽朱允熥用國事的口吻問詢,朱高熾的臉色鄭重起來,“臣心中有兩個不解之處。”
“說!”朱允熥喝口茶。
“一,既然保安郡王名為聯姻實為就藩,那如今在緬國那些軍隊聽不聽他節制?那些軍隊,以後也是要安置在緬國的吧?這其中就還涉及到保安郡王有沒有民政權!”
“二,扶持僞王建立新朝,咱們大明也應該派官員過去吧?一旦緬國新朝建立,首先要推廣漢學,再用漢官把住緬國的各個命脈。那這些選派的官員們,從哪出?”
第一百三十二
你也不是什麼好鳥(2)朱高熾這個問題,有兩個核心。
第一點,海外藩王的權力到底有多大?
尤其現在是戰時,扶持緬人僞王建立新朝,但那隻是口号上和文治上的,而在軍事權絕對要在大明的手中。戰事一開,情況錯綜複雜,在緬的軍隊事事都向中樞彙報,那是不可能的。
而一旦有藩王在緬,是不是可以有臨時決斷權。
再者,要知道此時在緬國征戰的軍隊,本就是帶着濃厚軍事性質的移民。将來這些将士們,還有他們的家眷都要在緬國落地生根。屆時,藩王的權力過大,對于大明而言,是否符合利益。
第二點,就是新的緬國王朝的政務運行,還有大明對于緬國的财政剝削。
朱允熥沉思片刻,“朕早就說過了!緬國日後,不可能隻有一位藩王!”說着,又想了想,“不過你倒是提醒了朕,藩王是藩王,但民政軍政....等保安郡王的大婚過後,朕準備選人為緬地總督,效仿高麗行營!”
“皇上聖明!”朱允熥這麼一說,朱高熾就懂了。
帝國要打出去,但不會白白的把打下來的地方全部交給宗室皇族。朝廷需要宗室皇族沖鋒在前,但也要牢牢的掌控住這些疆域。
“至于你說朝緬地派遣官員!”朱允熥又沉思道,“倒是跟朕想到一塊去了!尤其是推廣漢化,刻不容緩!”
在他的構想中,不隻是緬國,日後大明鐵蹄所過之處,都要學漢語寫漢字,而且是唯一官方指定語言和文字。
這一點曆史已有明證!
融合其他民族乃至征服陌生的土地,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如此。
譬如他中學時的學過的一篇課文,最後一堂課。
更如後來的剃發易服,文化上的侵略是為了日後的認同,還有思想上的徹底征服。把你變成我,把我變得和你一模一樣。
看起來這個融合的過程似乎很長,可是仔細想想,隻要十多年,一大批從小說漢化寫漢字行漢禮的孩子長大,你說他不是大明的人,他自己都不願意!
“緬國蠻夷之地,怕是沒多少人願意去!”朱高熾鄭重說道,“眼下這個節骨眼,新政在即,本就得罪了士紳和讀書人。再把人往那地方派,怕是要激起公憤呀!”
“呵!”朱允熥一笑,“放心,不久的将來會有很多人願意去的!”
他這一笑,讓朱高熾心裡一驚。
正所謂熥子一笑生死難料,又有人要倒黴了?
“誰願意去?”朱高熾問道。
“本來要殺頭的人,但是朕寬容大量,再給他們一次機會!”朱允熥喝口茶,面帶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