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第3頁)

但更多的是一種和平的平等的外交理念,也就是說我大天朝沒有因為你窮,所以就看不起你。

放心,我也不會打你。以後咱們就是好朋友,你是弟弟我是老哥,有機會來家裡坐坐,有好酒好菜招待。

你若有什麼難處也說,能幫我就幫,咱們好鄰居好幫手。

仰慕天朝文化,你就派學生過來學,我呢讓名師大儒教。

你那地方是好海港,你不會造大船不要緊,我派人去。你不會蓋城池不要緊,我派人去。你們國庫太緊巴,那也不要緊。我讓來我大明進貢的船,在你那停,許你收稅。

放心,派去的人也不用你給工錢,你收的稅也是你的,我不要。我就是看你們日子太窮了,想搭把手。

大哥嘛,怎麼能自己家裡吃肉,看老弟家裡喝粥呢?

大明對琉球的外交,大意就是這麼一個狀态。

要知道曆朝曆代的中華天朝,對于周邊藩國鮮少有這樣平和的手段,更多的是威脅恫吓。

你來不來上供,不來我兵過去了啊!

你來不來,你不來我手下那些兵沒地方打仗我管不了啦!

這種平和的手段,直接讓琉球上下感動得一塌糊塗。

因為他總是被欺負的,為何最早出現在隋書中,因為隋炀帝欺負過他。而又因為挨着東瀛近,更是被那邊的人欺負。

今年搶一點,明年殺一些.....諸如此類。

所以從洪武年開始,琉球年年上貢。且每一任國王都要得到大明的冊封,而冊封的诏書,更是直接标明了琉球是大明屬國的身份。

屬國和藩國是不同的!

大明冊封琉球國主統治琉球,名義上是君臣,琉球内部的事大明不幹涉。

說是不幹涉,但大明皇帝在琉球擁有無上的權威。

比如二十年前琉球有三王内戰,老爺子聽了之後直接下诏,大意是你們那地方還打呀?好好種地過日子不好嗎?打來打去的老百姓都死沒了,田地也荒了,咱看了心裡都不得勁。

本來人腦子打成狗腦子的三家,見此诏書之後立刻罷兵。

而琉球在确立了大明屬國的身份之後,國内用漢字漢語,使用大明的錢币,甚至年号都用大明的年号。

對于這樣的屬國,劃進大明疆域之内是個順理成章的事。

可不宜宣之于口。尤其是在衆目睽睽之下,如此鄭重其事。

因為眼下大明朝周邊這些藩國們,對大明朝正是防備甚深的時候。誰知道大明朝的皇帝哪天抽瘋了,會不會發兵過來?

你說不會發兵?

高麗當初就是這麼想的,成行省了。東瀛那邊打成一鍋粥了,大明在背後運作的。緬地本來人家日子也算過得去,現在屍橫遍野。

~

“琉球國主與爾等軍民之心,朕早已知曉!”朱允熥溫和的笑道,“對于你我兩國來說,歸不歸附大明其實就是那麼一道诏書的事!”

說着,又笑道,“不急于一時!”

琉球使臣還要再說,猛的被李景隆不動聲色的拉倒一邊。

“今兒是緬王冊封大典!”李景隆貼着使臣的耳朵,用隻有他倆能聽到的聲音說道,“你不能搶了人家緬王的風頭呀,等今兒過了,萬歲爺會單獨召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