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乾清門,按照規矩先來侍衛房那邊遞了腰牌,然後在屋内端坐等待。
不多時就有小太監李不全過來,“國舅爺,萬歲爺傳您呢!”
“有勞!”
~
“臣趙石,叩見皇上!”
朱允熥坐在禦案之後,看着自己硬氣勃發的小舅子,忽然有種吾家有子初長成的感覺。
“起來吧!”朱允熥笑笑,“緬地走了一趟,比以前還老成了!”說着,又問道,“怎麼沒跟洪熙他們一道回來?”
“回皇上,就在世子殿下臨行之前,緬地有豪強叛亂。臣跟着吳鎮台去剿匪,所以沒耽擱了一個月!”趙石不卑不亢的說道。
朱允熥微微皺眉,“緬地那邊民亂多嗎?”
“多是山民作亂!”趙石道,“三五百人而已!”說着,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怎麼,有話?”朱允熥一眼就看出趙石心裡有話。
“臣....”趙石猶豫再三,“緬地的山民作亂人數雖少,但很是頭疼。若是小股軍士清剿,他們就對抗。若是大軍出動,他們就往山溝裡一鑽!”
“而且他們作亂,也是因為.....”
“因為什麼?”朱允熥笑問,“但說無妨!”
“我軍的軍紀.....”趙石覺得有些難以啟齒,“還是需要整肅!”
這事,朱允熥略有耳聞。
那些殺才們到了異國他鄉,就沒人管了,好似脫缰的野馬,怎麼搶都不痛快。軍官們搶豪強土王,下面的人就隻能搶人家百姓....
你搶人家,還不許人家反抗嗎?再說你本身就是外來者!
但這事總的說來很複雜。
征緬的軍隊都是裁撤的邊軍,他們是沒軍饷的.....
而帶兵的那些勳貴二代們,跟他們老子學來的領軍本事中,就食于敵是最能激勵将士的手段。
“如此下去非長久之計!”趙石看了一眼朱允熥的神色,低聲說道,“該管的還是要管!畢竟如今緬地已經納入我大明版圖,蠻夷山民亦是皇上的子民!”
“你能有這番見識,說明你真是長大了!”朱允熥笑道,“吳論他們那些殺才,一個個有勇無謀!”
“嗯....”趙石頓了頓,“吳鎮台帶兵有方,每逢戰事都是沖鋒在前為三軍表率....”
“就憑這一條,他就隻是個合格的将,而不是個合格的主帥!”朱允熥笑笑。
“嗯....”趙石再沉吟片刻,伸手從懷裡掏出一份奏折,“皇上,這是吳鎮台整理出來的,有功将士的名單,還有陣亡的名冊......”
“好,隔這吧!”朱允熥細長的手指敲下禦案,“往後有什麼打算?想去哪當差?”
聞言,趙石笑着擡頭,“臣想.....想去火器營。”說着,笑道,“臣以前覺得,軍中至強乃是強弓勁弩快馬鐵騎。可去了緬地之後發現,戰場上排槍才是無堅不摧!”
“當初臣去緬地的時候,蒙聖恩帶了五百火槍手!戰場之上,這五百人卻比幾萬人還厲害!結成前後陣,排槍不停敵人根本近不得身!”
“喜歡行伍?”朱允熥笑笑,“沒想過進六部,學習政務?”
趙石沉思片刻,“皇上,臣是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