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第5頁)

還有商貿,工坊,海運海關等事....

鐵铉等人經過這些年的艱苦努力,暗中付出了無數,使得浙地工坊連綿不絕,織布廠徹夜不休。海關海貿更是日進鬥金,交通内外。

現在是士子罷考,罷考之後萬一再罷市呢?

帶來的損失誰來承擔?

市面一旦不穩,本就需要靠外省糧食販進來的浙地,是不是會糧價大漲?是不是會導緻貨物積壓?

你李至剛不止知道他們的手段,鐵铉他們是知道的。浙地嚴重賴江西的糧食,還有閩地商人聯合海運。現在三省學子罷考,其實就是一個信号!

對有錢人而言,糧價漲了不算什麼?可是尋常以務工為生的百姓呢?

影響了商貿和海運,導緻貨物積壓.....

官紳們影響的大商行不怕積壓,大不了放在倉庫明年再賣。

可是他們可以借着積壓的名義,裁撤工人,拖欠鄉民桑蠶貨款...

可是貨物出現積壓,市場冷清之下的小作坊呢?

對于小作坊而言,那就是自殺!數以萬計的中等之家将要破産,難以為繼。那可是人家一家人,幾代人的心血呀!幾十年的奮鬥呀!

再者一旦貨物積壓,海關勢必冷清。海關之上,可是有着數以萬計靠海吃海的普通百姓...還有供給這些百姓的商家,都要遭受滅頂之災。

這可是連鎖反應!

到最後這些壓力,還是要布政司來承受!

他李至剛可以為了新政,把這些通通忽視,可是鐵铉等人做不到!

朝堂上的決策要符合地方的特征,而推行新政之人,更不能一條道走到黑,肆意妄為!

李至剛自然知道鐵铉等人和他的分歧,他也知道面前這三人其實對他沒什麼好感。

但這三人,都是皇上夾袋裡的人。

太上皇當初給皇上選的陪讀,東宮的舊臣。欽點的狀元,還有從一介白身提拔起來的一省按察。

對這三人,他李至剛真是不想得罪。

可現在不是得罪不得罪的事了,而是這三人要看他李至剛笑話的事!

“古往今來,還沒聽說過哪朝哪代有人敢圍堵欽差行轅之事,真是天大的笑話!”李至剛冷笑道,“本欽差有皇命旗牌,代表着皇上!三位大人是浙地首官,這些人鬧事,你們三個就沒責任嗎?”

鐵铉雙目一凝,“欽差大人,您這是問罪下官等嗎?”

“保護本欽差,本就是你們份内之事!本欽差奉皇明推行新政,體察民情,你們就要配合!”李至剛又冷笑道,“哦,就看着官紳把本欽差圍了,然後污言穢語....你們束手無策還要問本欽差讨章程?”

鐵铉心中膩歪,歎口氣說道,“欽差大人,外邊的官紳為何聚集,想必您心裡清楚!這時候,沒有對錯之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推舉出信服之人,由您接見.....”

其實這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當務之急,你先接見他們領頭的,好言安撫一番讓他們先散了。人散了之後,是抓是拿還不是你一句話的事?

你現在躲在這不出面,外邊的人越來越多,這麼僵持着不是等着不可收拾嗎?

隻要他們散了他們再想聚集就是千難萬難,大家都是做官的,這點道理還是懂的吧?

可他們要是一直在這不散,總不能讓布政司派兵,把他們都抓了,那不是火上澆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