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萬骨枯,而帝王之榮光,更是無數人..馬革裹屍死于邊野!
“這地圖,準嗎?”
随着朱允熥話音落下,他身後最後一排之中,何廣義低頭上前。
“回皇上,這是錦衣衛在安南的探子,連續兩年偵查所測!”何廣義大聲道,“所标注地表等,沒有半點差池!”說着,他頓了頓,“臣以項上人頭擔保,絕對錯不了!”
“誰要你的人頭!”朱允熥笑笑,面帶贊許,“兩年之内能把安南的山川河流交通要道,還有城池布防都畫出來,已是大功一件!”說着,他看看何廣義,“這圖,就是我大明的眼睛。你做得好,錦衣衛做得好,有功!”
一句有功,何廣義激動得差點打擺子。
現在他太需要一件大功來救贖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印象了,更需要一件大功來證明自己,他何廣義依舊可是皇帝最信賴的獵犬。
“此戰,我大明兵分三路!”
總兵官平安就站在朱允熥身側,朗盛說道,“一路,由四王爺直領,從廣西思明府進兵...入安南坡壘關。”
“另一路,由永定侯張铨領兵,從雲南蒙自縣出發,經野蒲蠻入安南境内,攻取猛烈關,華隘等地....”
“若戰事順利,兩軍彙合之後直逼安南三帶州......”
兵部尚書茹瑺接口道,“一開始的戰事肯定是順利的,經查...安南黎賊動員軍民百萬,沿京都,西都,以及宣江,沱江,富良江隔江而守!”
“安南這道江河之險,就是他們最大的依仗!經查,安南軍沿江增設土城,城寨連橫九百餘裡,發盡安南江北諸州民兩百餘萬!”
說到此處,茹瑺冷笑,“黎賊打的是想跟我大明打持久戰的心思,想着一旦進入九月氣候濕熱瘴氣橫行,他們再進行反擊!”
“但是,他必敗!”站在朱允熥身側的曹國公李景隆不甘示弱,馬上說道,“一,黎賊乃是篡位之賊,而我大明讨安南,非皇帝陛下利安南之土,而是奉天讨伐吊民伐罪。”
“其二,黎賊不得人心,篡位以來無半點德政,還要征發軍民百萬...使得百姓哀聲哉道民不聊生,安能不敗!”
此時,朱允熥再次回頭,看向何廣義,“做得好!”
“臣.....”何廣義哽咽,跪伏于地。
茹瑺口中的兩句經查,說的就是錦衣衛的血淚。在安南的錦衣衛探子,無孔不入為了刺探軍情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但為此,也損失了不少人手!
如今大明對安南的軍情布控之所以掌握得如此明了,皆是錦衣衛的功勞。
“賜蟒袍一件!”
“臣....”何廣義擡頭,哭道,“叩謝天恩!”
說着,他一咬牙,繼續道,“皇上,其實還有件事,安南境内有官員願意投靠我大明。臣之所以未報,是因為現在尚不清楚對方有幾分真心!”
“哦?”朱允熥微微挑眉,“誰,說來聽聽?”
“安南三帶州通判,南策州知府等人。”何廣義大聲道,“錦衣衛的探子在安南刺探軍情,靠的就是收買這些安南的官員們!得知,我天朝準備對安南用兵,那些官員們就都紛紛表示,不敢于天朝為敵。”
“翌日,我天朝天兵一到,他們就攜全體軍民,打開城池恭迎王師!”
“好!”朱允熥笑道,“速速查驗真僞,再告訴那些想要投靠的大明的安南官員們!若果真願投天朝,朕不吝富貴之賞!”
“遵旨!”何廣義站起身,“臣這就去辦!”說着,他又是一咬牙,“皇上,臣請旨出京,親自去安南!”
“不!”朱允熥搖頭,“你留在京師!”
“安南這道防線可謂處心積慮!”兵部尚書茹瑺看着地圖,再度開口道,“舟師之戰,乃安南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