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在!”
“怼他!往死裡怼!”
~~
“兒郎們準備啦!”
軍令下達不出三息,明軍的陣地中就傳來軍官們此起彼伏的喊聲。
“整隊整隊!”
“藤牌手在前!”
“刀斧手在後!”
“長槍那些笨家夥先扔了!”
“趕緊給老子把回回炮架起來,對着山頭轟他媽的!”
看似嘈雜的命令,但每一條都有理有據甚為妥當。
因為安南軍在山上結寨,且挖了地堡。而作為先鋒兵團,明軍配備的大多是輕型火炮,仰角轟擊雷聲大雨點小,遠不如天女散花一般的回回炮。
就在明軍整隊的時候,七八架回回炮,已經在老兵的指揮下,直接推到了陣地的最前沿,如果山上的安南軍也有火炮,就在轟擊範圍之内。
明軍的炮手工匠們扯着嗓子喊,高麗兵充當下手,不多時回回炮就被架設好。
那些明軍之中,看起來平日懶懶散散甚至有些猥瑣的老兵們,此刻卻眯着雙眼,先是用舌頭舔了下大拇指,試下風向。
然後眯着眼睛,嘴裡振振有詞的計算着距離。
“試炮!”
軍官的話音落下,吱嘎吱嘎刺耳的絞盤聲作響,裝滿碎石的回回炮被拉滿。
緊接着随着大錘砰的一聲,就是嗡嗡的呼嘯。
無數黑點沖向天空,然後旋轉呼嘯着在最高點落下。
轟!
關隘之上,塵煙陣陣。
山寨溝渠之中的安南軍大呼小叫,抱頭鼠竄。
但等煙塵散去才發現,那些碎石并沒有給安南軍帶來多少傷害,許多碎石飛過頭了。
“絞盤松二十斤,繩索拉緊兩米!”
那些負責觀察的老兵們,又開始叫罵,“丢那媽,才幾天沒操練,就他娘的手生了,準頭差到姥姥家去了!”
吱嘎嘎,回回炮再度調整。
而與此同時,數個三百人一隊的方陣,也在山腳下形成。
最前面的是舉着用竹子藤條編制三層,外貼鐵皮然後裹着牛皮,高五尺的藤牌。
此牌不是正正方方的,而是上邊寬下邊窄,寬的地方一尺八,窄的地方一尺三。
之所以如此設置上寬下窄,是因為若遇到敵人用弓箭和火器攻擊時,盾牌窄的地方可以更好的插在地上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