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第2頁)

“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朱允熥冷眼問。

“是!”胡觀低聲道,“不但他們找不到,連帶着他們的家眷也找不到了!”

說着,他看了下朱允熥臉色,“他們找不到也不要緊,船能找到就行。他們用的既是官船,那找武昌船舶司的人就行了!”

“所以微臣着人找到了船舶司其中一人,用了些手段,就都招了!”

“這裡面還有個事,為何他們不用大船。因為大船都租賃出去了,幫着商人們運貨!”

“呵!”聞言,朱允熥又是冷笑,“說下去!”

“還有就是大船都是平船,船艙之中不便于夾帶。而小船雖小,但都是鬥船,方便藏東西!”

朱允熥伸出細長的手指,敲打着桌面,“最高,涉及到誰?”

“目前來說,涉案品級最高的就是武昌知府張謙,船舶司主事錢大庸,兵馬司指揮使王廣靜....”說着,胡觀又頓了頓,“時間倉促,襄陽那邊還沒查,但在臣看來,也應該是有關系的,不然的話即便是沙船,也不可能這麼暢通無阻。”

“呵!”朱允熥又是冷笑,“不是應該有關系,而是一定有關系!”說着,看看胡觀,“長江水師可有關系?”

“回萬歲爺,常侯治軍還是嚴謹的!”胡觀低聲道。

地方上出什麼事都不稀奇,因為曆朝曆代千百年來他就是這樣。大明朝這個龐大的疆域,其實分化來看,就是一張張錯綜複雜的關系網。

這一張張網的背後,更是無數的捋不清的利益關系,道不清的陰暗。

哪怕是皇帝,雷霆震怒,把這些網給撕了。但用不了多久,甚至很快就有新的網織起來,再次蒙蔽上去。

唯一讓朱允熥有些欣慰的事,常森所管的湖廣都司當中,沒有摻和這些事。

不過想想也是,亂世自然是武夫橫行。而太平盛世,則是掌管民政的文官們吃香。

而且比起武人,文官們有個天然的優勢。

那就是他們接近深入當地的權利構架,錢和權一拍即合,形成一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以分割清楚的龐大勢力。

而且,這種勢力,是世襲的!

“供詞在此!”胡歡拍拍自己的袖口。

“不看了!”朱允熥擺手,歎氣道,“看了也是生氣!”

說着,他又是長歎,“其實官家出面幫着走私這事,朕倒也不是很生氣,大明朝比這難聽的事,不有的是嗎?”

“這事是瞞着朝廷,可在當地是秘密嗎?其他的官員能不知道?他們不過是事不關己罷了!”

“讓朕心中難過的是,那幾十條人命。”說着,朱允熥冷笑道,“為了遮掩這個蓋子,得多少人打招呼呀?”

“上上下下這麼多人當中,哪怕....哪怕隻有那麼一兩個有良心的,何至于瞞的這麼死,把那些百姓欺負的那麼慘?”

“即便是他們在當地不敢得罪同僚,不敢忤逆上官。難道密奏他們也不敢嗎?廉政院是擺設?錦衣衛是擺設?”

說到此處朱允熥又是蹙眉歎息,“還有湖廣的左右參政,郁信跟金純。在京中時,看着都是人才難得,朕特意把他們安排到地方上曆練......”

這二人都是當年處置楚王的首尾時,和懷遠侯常森一道,來湖廣支持大局的。

本來都是簡在帝心的人物,前途一片大好。可現在,朱允熥不得不重新審視。

胡觀低着頭,心中反複權衡,然後猶豫着開口,“皇上,不是臣幫他們說好話,臣也沒必要幫他們說好話,而是...”

“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