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闆着臉,“爾等這是做什麼?快起來....呵呵!哈哈!”
“不戰而屈人之兵,是邊關虎贲之功,跟朕有什麼關系?呵呵,你們說的太過了.....呵呵,莊親王起來,曹國公平身,哈哈哈!跟朕沒關系,不要什麼功勞都往朕的頭上戴....”
“若非皇上,我大明豈有今日....十年前,帖木兒國還不自量力要東征大明。十年之後,其國主動前來朝賀....”李景隆又道,“萬歲爺,彼國這前倨後恭之态,皆因您勵精圖治,締造永昌盛世所至...”
“啧,言重了,哈哈!呵呵,朕...呵呵,不過是做了些該做的事!”朱允熥微微一笑,“朕就謹記太祖高皇帝的遺訓,要富民強國...”
“昔漢武帝遠征西域,窮極國力不過所得其馬。而今吾皇不戰而屈人之兵,萬裡之外有強邦來朝....”李景隆又大聲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了好了!”
朱允熥笑着伸手,讓叩拜的群臣起身,“說正事說正事!曹國公李景隆....”
“臣在....使團既來,你為接待使可否?”
“臣叩謝天恩!”
朱允熥點點頭,“西域至京師萬裡之遙....”說着,神态忽然複雜起來,“唐之後,可有漢王朝,有西域之國萬裡之外朝貢而來?”
說着,朱允熥緩緩站起身,“數百年國恥,止于我大明建國之日!數十年勵精圖治,皆為重複我昔年日月榮光!”
“他們要來看看我大明?那朕就讓他們看看!傳旨.....”
“準備閱兵!”
第199章
走啦(1)“為什麼老朽說胡人無百年國運呢?”
朝會散去,群臣三三兩兩朝外走。
李景隆攙扶着高遜志,老頭歲數大了,嘴就有點碎。李景隆的胳膊剛搭邊兒,他就開始嘚吧嘚了。
其實也未必就老到走路要人攙扶的地步,他們這些讀書人七八十歲壓海棠的時候,有勁着呢。
主要是作為太子的老師,被人攙着從乾清宮出來,是一種排面。
“胡人崇尚武力,父子兄弟毫無君臣綱常,傳承無序長幼無禮......”高遜志邊走邊道,“再強大的帝國,若沒有禮法二字,就是無根的浮萍,一場大風雨就要飄散四去..”
李景隆不住點頭,“是是是,您老說的是!”說着,笑道,“等那什麼帖木兒國的使者來京,您老給他好好上上課,讓他們明白明白什麼叫禮法...”
“呸!”高遜志笑罵道,“老夫是太子之師給他們上課,他們夠格嗎?”說着,忽看看左右,見人少了許多,低聲笑道,“曹國公,這些日子您受累了!”
李景隆故作一怔,“您這話什麼意思呀?”
“太子監國許多事都要您跑前跑後....”
“嗨,看您說的!”李景隆拍着高遜志的手臂笑道,“晚輩這都是應當應份的,哪就值得您褒獎呀!”說着,歎息一聲,“其實晚輩我,歲數也不小了。功名利祿看的也早就淡了,如今呀,就希望看着咱們大明穩穩當當順順利利的.....”
“此肺腑之言!”高遜志不住的點頭,随即往南書房那邊瞥了一眼,罵道,“曹國公赤子之心,不像有些人,狼子野心!”
李景隆順着他的目光望去,卻聽哐當一聲。
卻是李至剛那邊的公事房,直接把窗戶給關死了。
現在的李閣老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無論寒暑風雨李閣老房的窗戶都是開着的,不管什麼時候一打眼,看着的就是正襟危坐忙着公務的李閣老。
“老朽多嘴問一句...”高遜志低聲道,“那不忠不孝的還要留多久?”
“哎,你個老不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