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第6頁)

那間房的窗戶開着,裡面正坐着一名下颚留着短須,眉目很是清秀,面容白皙的青年男子,一邊搓着手,一邊蹙眉看着手中的文書。

然後,沉吟許久再落筆又再遲疑....

“尚德...”

~

聞聽有人叫自己的字,王骥擡頭,趕緊起身,“部堂大人!”

茹瑺虛按下手,緩緩過去,“既然冷,為何不用炭盆?”

江南的天很是怪,過年之前未必會冷,但過年之後是真的冷。即便是身處官衙當中,也覺得四面透風寒氣無處不在。

“啟禀部堂大人.....”王骥笑道,“用炭盆的話...熱是熱了,容易....犯困!”

茹瑺微微點頭,目光飄向他的桌面,“寫什麼呢?”

說着,也不等王骥回答,直接拿起來。

但剛一看,頓時面色凝重,低聲驚道,“尚德,你.....?”

雖隻是看了幾眼,但奏折上寫的清清楚楚。

“四海之内皆大明子民,高麗交趾之民非人乎?曆年大工,皆征丁抽糧,民生怨騰早思故國.....我朝縱有赫赫兵威,然民不畏死.....”

這奏折分明就是....要怼皇上的。

“下官既是給事中,就是有上書皇上直貶時弊的責任!”

王骥正色道,“國朝征高麗交趾設行省,當以教化懷柔為先.....使其民以為大明子民為榮!可皇上連年重稅,當地百姓苦不堪言,越發跟大明離心離德......”

“住口!”

茹瑺皺眉,低聲訓斥一聲,然後舉目看看左右。

歎一聲,“本官愛你之才,才跟你說,你知道這奏折上去之後,是什麼後果嗎?”

“下官是言官....”王骥硬邦邦的說道,“皇上聖明,我朝也從不以言罪人,況且下官是言之有物!”

“呵!年輕...還是年輕!”

茹瑺心中笑笑,面上正色道,“所謂讀萬裡書行萬裡路.....你在京師如何得知當地之事?”

“朝廷征丁抽糧自有道理!不是一概而論的.......”茹瑺又道,“願意為大明子民的地方,自然是少抽,而且懷柔。可那些心裡一直不服我大明的地方,留那麼多人做什麼?等他們造反嗎?”

“這.....?”王骥一時語塞。

“你能想到的事,皇上想不到?滿朝諸公想不到?”

茹瑺點點桌上沒寫完的奏章,“宋老侯在高麗時,殺了多少茬.....那時還沒抽丁征糧呢?四王爺在安南,殺了多少茬?現在時不時的還有陳朝遺老遺少暗中眉來眼去的....”

“公忠體國是好事,但要具體事具體看....”

茹瑺又道,“你既為東宮侍讀,如今一舉一動,都和東宮息息相關....這等...口不擇言之事,還是要三思後行!”

聞言,王骥低下頭來,默不作聲。

自昨日聖旨來到,他這個熬了許多年的兵科給事中驟然成了東宮侍讀,讓他直接成了開年之後,大明朝六部官員們議論的核心。

東宮侍講.....可不是什麼都能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