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陵寝,即将自此動工。
第一批高麗交趾征發來的民夫工匠,共計三萬多人,正在就地紮營。
“記住了,
高麗人交趾人摻着住....别他娘的讓他們挨在一塊兒!”
“每隔三個營房
,設置一個警戒哨。”
“讓順天府趕緊把各種物資糧食都送過來.....就算是牲口,也得給吃飽了不是?吃飽了他們就安心了!就不鬧騰了!”
“把咱們大明的民夫工匠和他們區分開.....咱們的人可以有鐵器鈍器。高麗和腳趾的民夫工匠幹完活之後,手裡什麼都不許有!”
驸馬胡觀罵罵咧咧的交代了一番,大步走到郭官僧面前。
“驸馬爺!”郭官僧忙道。
胡觀微微颔首,直接了當的開口道,“我建議....修英烈祠功臣廟,刻功勳碑這些事兒,别用這些番邦的工匠和民夫.....”說着,頓了頓,“畢竟這是京畿之地,我這有大兵看着,他們不敢鬧事。你那邊要是沒人看着,萬一跑幾個....?再弄出點什麼人命關天的事,誰都擔待不起!”
“而且這些人剛過來,且得養着一段日子,才能用呢!别以為這些人.....現在看着低眉順眼的。其實這裡面,很多囚徒!”
郭官僧沉吟片刻,“驸馬爺您說的是。”說着,又道,“大牲口還得喂幾天呢!”
這時,邊上又傳來聲音。
就見解缙在一群官員的簇擁下,緩緩而來。
“皇上的意思是,不必要特别的大興土木!就按照原先南京太祖高皇帝的孝陵修建即可......”
解缙對胡觀郭官僧二人微微點頭,後者兩人微微俯首。
就聽解缙繼續道,“不過要注意的是,南北的天氣不同!北京幹燥....所以木料的選用要格外慎重嚴謹!還有,本官再跟你們工部的人囑咐一遍......交趾高麗的工匠民夫,你們怎麼用都行。就是不能讓他們參與玄宮......寶頂的建設....”
說着,他一改往日溫文爾雅的形象,厲聲道,“一旦發現,絕不姑息!”說着,又看看郭官僧,“直接有錦衣衛料理!”
風雨之中,衆官員齊齊打了個冷戰。
皇帝陵寝,由驸馬胡觀,南書房大臣解缙督辦。
錦衣衛同知郭官僧為監督!
對于傳統的官員們來說,其實皇帝的陵墓,甚至是比運河比直沽碼頭更為重要的工程。
因為這陵寝,代表着大明的國運!
~~
嘩啦....
外邊的風雨依舊。
屋内擺上了香茗。
“解閣老...”郭官僧親手給解缙和胡觀分茶,笑道,“下官有一事不解!”
“是我說不讓交趾高麗人接觸玄宮的事?”解缙笑道。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