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平三問,生員們前進了九步。
這九步代表着,眼前這些後生,他們的家族....每一代都有人為國戰死!
忽的,群臣的目光再度詫異起來。
就見曹國公李景隆飛快的跑到一邊,然後雙手捧着一塊磚,卻好似捧着珍寶一樣,獻在皇帝的面前。
而皇帝,也是鄭重的接過,不住的用手摩挲。
“朕命人在京城外,沿途設置大明英烈碑,上面篆刻當初跟随太祖高皇帝南征北戰之英烈的名諱!”
“朕要讓他們被後人熟知銘記!有他們,才有我們的,大明!”
“朕有命,磚廠鑄造五萬塊刻着從洪武二十六年,朕親征高麗起,二十多年的時間中,為大明戍邊而死,開疆擴土而死的将士們的名諱的城磚!”
朱允熥舉起沉重的磚,“朕要把他們放在大明門的城樓上,讓他們看着他們守護的中國!”
“朕要用他們來蓋奉天殿....讓他們的英靈看着....”
“我大明,萬邦來賀!”
說着,朱允熥再次撩開眼前的十二旒,看着手中磚上的字,大聲道,“永昌四年,于北元會戰,戰死于塞外,連屍骨都沒找回來的。故,大明會甯衛馬隊百戶孫英之子,孫镗何在!”
皇帝的話音落下,武學生員之中,一名涕淚交加站都站不穩,把嘴唇都咬出血的少年,嚎啕出列,“臣....孫镗....在...”
“去!”
朱允熥一指後面空空的奉天殿,“把你的父親,安放到那.....”
第287章
日月永昌(1)“我大明,故桂林衛小旗陳百姓之子何在?”
“我大明,故安東衛百戶李保住之子何在?”
“我大明,故肅州衛千戶吳寶田之外孫何在?”
奉天殿前的廣場很大,大到一個人喊,即便是喊破喉嚨,也不足以讓聲音在廣場上回蕩。
所以,是徐欽郭珍為首的東宮侍衛們,在太子殿下的聲音結束之時,馬上大聲的重複,使其聲音延綿不絕。
是的,念這些武學生員名字的人,從朱允熥變成了朱文奎。
這像是一種傳承,因為他們所念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種傳承。
一個個戰死的名字,呼喚出來一名名武學的生員。
這些年輕人或許早已忘了他們祖父,父親,乃至兄長,舅舅外公姐夫等人的模樣。
但每當他們至親的名字出現時,他們的腦中就會馬上浮現出曾經無數次幻想過的畫面。
他們的親人,在邊疆慷慨戰死,馬革裹屍。
他們的親人,屍骨泡在血色的湖水之中,雙手緊握兵器。
他們的親人,至死依舊死死掐着敵人的脖頸,猶如怒目金剛。
他們的親人,至死頭顱依舊對着回家的方向。
他們的親人,會在戰死前高呼,身後就是大明,吾等沒有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