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在坐在矮凳子上,他的面容和太子朱文奎十分相似,但眉眼之間卻顯得比朱文奎更加随和,且帶着些許的書卷氣。
“得知您身子不好,兒臣回來的時候,跟那高僧求了這本梵經...”
朱文在說着,打開寶盒,露出裡面發黃殘破的經書來,“把他供在宮中,佛祖定能保佑父皇身子康健,萬壽無疆!”
“呵呵!”
朱允熥淡淡的一笑,餘光瞥見了三花貓,信手在身側拍了拍。
那貓兒唰的一跳,正好靠着他的左臂蜷縮起來。
“你怎麼也信這些了?”朱允熥摸着貓的毛發,輕聲道,“供本經書就能保佑朕了?”
“父皇,兒子也不是信...”
朱文在笑笑,“而是....而是隻要能對您老人家身子好,兒子什麼都信!”
“呵呵!”朱允熥又是笑,但低頭之間眼神之中流動着絲絲倦意,“還是把封地要治理好!不要讓百姓,戳咱們朱家爺們的脊梁骨!”
“兒子的封地好治理....治下百姓多笃信佛教性格溫和,又一年三季盛産稻米....”
朱允熥忽開口,打斷朱文在,“再溫和的百姓也要善待...朕聽說你為了修王宮,讓人強行征發了六千民夫工匠?還是在照着紫禁城的圖紙來的?”
“這....”
朱文在頓時尴尬起來,在衆兄弟的目光中,低下頭來,低聲道,“兒子修王宮其實不是貪圖個人享受!而是....”說着,頓了頓又道,“而是....兒子在封地,沒有一天不想您跟母後!兒子每日朝思暮想的,都是曾經和您還有母後在宮裡的日子...”
“封地雖好,但兒子度日如年。照着紫禁城的樣子修築皇宮,一來是兒子想借着睹物思人,寥解心中思親之情!二來是兒子的兒子,也沒見識過我大明景象,所以才.....大興土木!”
“你呀,從小就...一百個理由!”
朱允熥歎口氣,看了眼兒子們,“睹物思人?呵.....你們是料定了朕,不願意跟你們計較!”
這話,讓所有的皇子藩王們都地下了頭,心中惶恐。他們在封地的所作所為,有好的當然也有壞的。
而聞聽此言,朱文在沒來由的心中一慌,下意識的看向一邊,和他們保持着距離的皇太子朱文奎。
朱文奎也看到了朱文垚的目光,笑着舉起手中的金杯。
朱文在迅速把目光挪開,但又不小心看到,殿外侍衛那按在腰上的寶刀。
然後,他又看到了父皇那張蒼老且帶着疲倦的臉。
就這時,鄧平匆匆從外進來,蹲在了朱允熥耳邊輕語。
~
瞬間,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過來。
皇後嫔妃,皇子藩王,皇親宗室,外戚勳貴.....
“他回來的正是時候....”
朱允熥笑了笑,“他是一哥兒的老師,不是外人,傳他進來....”
話音落下,衆人已知道他說的是誰。
應該是甘肅巡撫...于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