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惹雍錯之所以是苯教徒最崇拜的聖湖,正因為它的傳說。傳說在遠古時期,
當惹雍錯是個兇惡的魔鬼之湖,
湖底是大惡魔恰巴拉仁本體藏身之處。
象雄的第一代王子,
也就是雍仲苯教的締造者敦巴辛繞是高天上的佛祖,他作為王子降生到魏摩隆仁,
使命便是傳播苯教,
而大惡魔恰巴拉仁正是他一生的宿敵,正如釋迦牟尼與提婆達羅之間的關系,與大惡魔恰巴拉仁的戰鬥讓敦巴辛繞的決心更加堅定。
到最後敦巴辛繞用金剛杵制服了湖中魔鬼,
将它鎮壓在了當惹雍錯湖底,魔鬼湖從而變成了聖湖。這正是雍仲苯教内流傳至今的傳說。
衛洵早做好準備,
他們此次的旅程無疑不是圍繞着苯教與象雄遺址,就像遊戲裡做任務一樣。鷹笛傳人要找的雄鷹翅骨,以金翅大鵬為圖騰的象雄王國,
曾經為象雄人信仰的苯教,其中絕對有分不開的聯系。
如果要探尋新的任務,就要從這方面下手,
像試卷中的作文閱讀理解題,答出‘關鍵詞’就能得分。衛洵順時針繞湖,引來的危機定是苯教的信徒,
他再提到雪山聖湖中封印的魔鬼,虔誠的苯教徒必會說起敦巴辛繞降魔的典故,
危機從而緩和。
而後衛洵便可以按其接下來的反應,
以不同的角度作答。這種等級的旅程,
旅客不會有必死的危機。隻要解決得當,
甚至會有意外的收獲。
當說出這句話時衛洵時刻注意着藏族男人的神情,在發現藏族男人先是一怔,随後垂下眼後,衛洵便知道自己答對了。
“惡魔恰巴拉仁在它應當在的地方,正如神山與聖湖永遠不變一樣。”
煞氣與惡念隐藏,如從未表露出來一樣。男人表情木然,黑紅的臉是高原特有的顔色,看不清喜怒哀樂,他正是那位曾站在旅隊旁邊的‘最後的鷹笛傳人’
這位鷹笛傳人是苯教徒,或者與苯教關系密切。
“是嗎?”
衛洵先發制人,反問道:“但傳說魔鬼恰巴拉仁隻是被封印在湖底,并沒有死亡。每到烏雲密布的時候當惹雍錯碧藍湖水便會變為幽深黑色,那黑色正是恰巴拉仁的魔影,狂風與巨浪是它在咆哮。”
“哦嘛直莫耶薩來德。”
鷹笛傳人漠然道,他念得是苯教八字真經。
藏傳佛教有六字真言,雍仲苯教有八字真經,卍(雍仲)的符号恰好與佛教萬字格(卐)相反,藏傳佛教順時針轉湖,雍仲苯教逆時針轉湖,也是根本信仰不同。
“恰巴拉仁是否仍在,等湖水黑下來後就能知道。”
他說完這句話後,衛洵腦海裡滴的一聲響,是旅社的提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