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第4頁)

  當沉重的軀殼存在時,

人很難感受到靈魂上積聚的塵埃。但當靈魂獨立于光芒中時,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自己靈魂的重量,

感受到靈魂上負擔的污染疼痛和從最深處綿綿蔓延過來的疲憊。

  是疲憊。

  旅客導遊,

東區西區,

強大弱小,所有人都在無望的旅程中掙紮求生。或許有很多人已經爬到高處,

過的算是不錯,

強大的實力也讓他們不會感到疲憊,

哪怕幾天幾夜不睡仍能精神百倍。

  但這種疲累是靈魂上的,

心理上的。越是強大的導遊旅客,越能看到自己的未來——那就是沒有未來。沒人能逃出旅社,沒人能躲過死亡。他們就像一群注定被放棄的棋子,一群垃圾袋,裝滿了垃圾後就被旅社毫不留情扔出去,沒有旁的價值,

也沒有别的可能。

  人注定是要死亡的,但也不能說是出生就是為了等死,人這一生的經曆豐富多彩,足夠體悟感受。然而知道自己會死,和知道自己十年十五年以後必死,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人在無望中前進,這種麻木的疲倦就會越來越深,尤其是他們身上都沾滿了污染,很多稱号力量也源自于污染。污染讓負面情緒增值,讓人的精神畸變扭曲。

  即便是精神再穩定,自我調節力再強的大旅客大導遊,也有失控發瘋的時候。強如安雪鋒過去也時常發癫,嬉命人也喜怒不定。

  或許他們要的隻是一個終點,一個可以看到的,能脫離這些無望命運的,有嶄新結局的終點。

  但這樣的終點存在嗎?

  盡頭處除了死亡外還有什麼?

  ……有光。

  積極感應衛洵這場表演中蘊含的力量,和他一同祈禱的導遊旅客最先感受到了那溫暖的光芒,這光芒映照下來,映照在他們的靈魂上,将隐藏在靈魂最深處的情緒攪動起來。忐忑,驚惶,焦躁,頹喪,絕望,這些負面情緒升起,在他們靈魂中激蕩,如同被困住的野獸,掙紮咆哮卻沒有出路。

  直到光照進靈魂深處,映照在這些動蕩不息的負面情緒上,讓人忍不住期盼,這難道是傳說中的纾解?是導遊要為他們清理污染了?

  有人十分期待,有人半信半疑,有人警惕心升起,然而金宮大廳中祈禱最為虔誠,投入表演最深的雲天河緩緩露出了笑容。

  不,這不是一次性的纾解,也不隻是精神上的撫慰。

  這光是一種陪伴,一種指引。

  它是不可能被提純魔蜂蜜這種能減少污染的道具所替代的,這是真正的聯結的感覺。就好像當人精疲力竭遍體鱗傷到達最終的時候,等待他的不是空洞洞的虛無,絕望的盡頭有一雙等在盡頭的手,這雙手會牽着他,一起走到最後。

  這種感覺真美妙啊。

  雲天河忍不住想到。他閉着眼,卻像在看着光,貪婪的,祈求的,虔誠的感受着那一抹若有若無的聯結,感受到那堅定的,毫不動搖的意志。讓雲天河的精神如萌發的新芽竭盡全力向探索者祈禱,祈求與他共鳴。

  這場演出中觀衆們體悟的是衛洵和探索者的聯結,體會的是衛洵的感受。探索者引導着衛洵,而衛洵信任着探索者,而這感受是如此美好,如此穩固,就如永亮的燈塔,照亮了漆黑的前路,讓原本在這條路上精疲力竭,迷失自我的一個個模糊之人恍若在光中重生。

  這種情緒是如此濃烈,濃烈到哪怕一開始很警惕的,不打算深入體悟的旅客和導遊稍一感應也禁不住深度沉淪下去——沒錯,虛拟大廳的導遊們也逐漸沉入在這場演出中。

  旅客們感受到的是衛洵的情緒,體會的是他和探索者之間的聯結,一開始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場更針對旅客的演出,然而像靈媒這樣的大導卻早就敏銳覺出這演出并不簡單。正如衛洵的海報背影有探索者的剪影,他這場與聯結有關的演出也有探索者的影子。誰要隻覺得這是一場單獨針對旅客的演出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在這場演出裡旅客們能帶入衛洵,而導遊們卻能帶入探索者。

  旅客觀衆們向探索者祈禱,貢獻信仰,而導遊觀衆們被演出影響得對衛洵展開心扉,忍不住注視他,用自己的力量給予他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