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出仕,或許倒是一樁好事。”否則這次次劍走偏鋒,簡直比他五爺還要敢做敢為,畢竟他也不過是殺人頭點地,這完全就是殺人誅心。
這邊白五爺在感歎黎知常用計詭道,那邊包公也私下叫了展昭,問明實情。
“展護衛,以你之品性敦厚,此計應不是出自你之手吧?可是那陷空島的白五爺與你說的計謀?”包公确實得了信報,說展護衛在宮門口曾經同一白衣俠士有過短暫交流,素聞白玉堂亦正亦邪,此計倒很像此人作風。
展昭對包大人絕對信任,自不會隐瞞,便将實情緩緩說來。
包拯一聽,忍不住驚詫出聲:“竟是那黎禦史家的長子?”
他說完,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此計确實絕妙,逼得那陳世美不得不承認自己冒領功名,以保全均州陳世美的名聲,如此那秦香蓮也能得個節婦的名頭,冬哥春妹更是能平順成長,未來也能考取功名,不至于被世人苛責。”
“如此,不是很好嗎?”
包拯點頭,眉頭卻沒放松:“确實,此計于秦香蓮母子三人是最佳,甚至還能得朝廷的撫恤,更妙的是,他抓住了陳世美自私自利的品性,官家能不知道他是真是假嗎?”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陳世美到底是不是真狀元,可他若真的認了,那就是有損皇家顔面,世人會說皇家不經調查就胡亂賜婚,會說聖上不識人,竟點了這麼個狼心狗肺的東西做狀元,可他沒認,就是将一切罪名擔下了。
隻要輿論稍一引導,百姓隻會說此人心機歹毒,不僅欺上瞞下,更是為了得到皇家公主不計一切手段,如今撥亂反正,官家聖明決斷。
官家心知肚明,又有公主胡攪蠻纏,陳世美就會心存僥幸,自然就有了如今的局面。
“這黎家公子還未及冠吧,竟有這等算計人心的本事,若身體強壯些,朝堂必有他一席之地。”隻希望這孩子不要走偏,否則蜀中黎家數百年的清名,就要毀于一旦了。
展昭從沒見包公對哪個年輕人有過這樣的高評價,可他一想黎兄那散漫性子,心想包公恐怕是要失望了:“黎兄他或許無意于仕途。”
包拯一訝:“可是因身體原因?葉青士老先生不日即将抵京,或可請他老人家一診。”
怎麼說呢,包公雖然覺得這小年輕詭得很,但也不乏欣賞,畢竟是黎家出身,他還是非常相信黎江平能力的,這般的好苗子,就該入朝為民請命嘛。
“屬下不太清楚,可黎兄十六就中了秀才,之後再未讀過書。”
包拯:……明珠暗投,莫過于此了。
和包拯有同樣感歎的,還有黎爹。
“你可别支支吾吾,你什麼性子我還不知曉嗎?那陳世美假狀元的法子,是你給出的主意吧,包公辦案一向公正無私,哪會走這麼偏鋒的路子!”
什麼小兒子更搗蛋,分明就是大兒子更能惹禍,這他一個不留神,估摸着這會兒官家都知道他有個能耐的大兒子了。
“你既是不想出仕,又何必費這心計呢,還是說,你隻是可憐那孤兒寡母?”黎江平說完,那是眉頭緊鎖啊,“那你也可憐可憐我這老父親吧,下次再鬧事,能提前通知為父嗎?”
“是,兒子知錯了。”
黎爹:“你們兩個,可真是一對兒好兄弟,認錯永遠痛快,回頭還敢再犯!你可仔細自己的皮,這事兒官家絕對能記你一年。”
“不能夠吧,官家日理萬機,怎麼會記我一個小人物呢。”
黎爹報之以嘲諷一笑,道:“你如今可不是什麼小人物了,陳驸馬都能被你玩在股掌之間,你是不是還挺得意?”
“沒有,父親明察。”
黎爹真是心梗都要犯了,他有時候真想自己生個平庸些的兒子,也好過每天心髒怦怦跳。
“你這麼能耐,國子監還去上不?”
黎望心想不是過段時間再決定嗎,怎麼又提起來了?
“你現在不想上,小心包公舉薦你參加明年的會試,你可還記得晏公當年,是如何入仕的嗎?”
晏殊晏公,素有神童之名,十四歲便由江南按撫江知白舉薦參加殿試,得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