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6頁)

  “小生自是知道老夫人一腔慈母之心,包勉也确實不是紫河車案的指使人,您也不是有意逼迫包公,不過話趕話沖到了嘴邊,這才‘無意’傷人。”

  見老夫人臉色稍霁,黎望才繼續道,“接下來的話,并非包公讓小生說的,小生也明白說這話十分之逾越,且費力不讨好,或許包公還會怪罪小生多管閑事,但小生還是想說。”

  “你……想說什麼?”

  黎望便道:“有些話雖然言不由衷,但隻要說出口,就會非常傷人,哪怕事後描補,出劍後落下的劍傷會愈合,卻會永遠留下傷疤,包公他是大宋的朝臣,百姓口中的包青天,鐵面無私、明察秋毫,但他同樣也是人,他的心與您是一般無二的。”

  “包公,他遠沒有您想象中的那般刀槍不入。”

  說實話,黎望能理解包老夫人,但他又不認識包勉,自然更多的是共情包公。這件事上,包公做錯了什麼?他什麼都沒做錯,沒做錯事卻要被攻讦,即便龐太師為難人,那也是龐太師的錯,沒道理因此責備包公。

  包公咽得下這口氣,他卻咽不下,反正他也不是開封府的人,自己心裡爽了就行,再過幾日就要去國子監了,正好躲過包公的“親切問候”。

  包老夫人沒想到對方會說這樣一番話,這番話對着一個老者确實非常無禮,可平心而論,她也覺得……非常有理,這幾日确實是她急昏了頭,也有可能是近些年與三弟相見甚少,她對三弟的了解更多的是從傳聞之中得知。

  久而久之,她也覺得三弟“無所不能”,包勉明明沒有犯下潑天大案,也無證據指向他,合該無罪釋放,卻因三弟在朝堂上的政敵,平白多了坎坷。

  她心裡怨怼,可……三弟又做錯了什麼呢。

  是她老糊塗了,竟想以此逼三弟提前斷案。

  “抱歉,是小生僭越了,老夫人這邊請。”話已痛快說完,黎望也不指望老太太能說什麼,便想引人離開,卻沒想到老太太不僅沒走,竟還開了口,“你的話說得很對,最利的刀永遠來自最親的人,老身明白了。”

  說完,包老夫人才轉身離去,徒留黎望一個人楞在原地。

  這老太太怎麼回事,不僅沒有勃然大怒,竟然還……聽進去了?

  于是等黎爹回來,就看到小涼亭裡一臉懵逼的大兒子。噢喲,這副模樣的黎知常可不多見呐,于是做爹的,當即就拐了個彎過去看戲。

  “喲,這不是咱家知常嘛,從開封府下值回來了?”

  黎望:……這也就是親爹啊。

  “方才那幅模樣,是不是案情不順利?”這明日下午就是三方會審的時間了,今日若沒個是非,估計明天那包勉的性命可就懸了。

  黎望坦白搖頭:“還算順利,就是方才……發生了一點小插曲。”

  “什麼小插曲?”

  “兒子能不說嗎?”

  黎爹卻好奇得很,便道:“可是爹很想聽。”

  都是自家人,反正老頭子也不敢揍他,黎望猶豫了一會兒就坦白了,然後……又被黎爹追着打到了花廳。

  “你個小兔崽子,連長者都敢怼了!那是人家的家務事,就算要說話,也輪不到你一個小輩開口,翅膀硬了不是,難不成你以後入朝為官,官家說句你覺得刺耳的話,你難道還要當朝指着官家的鼻子罵嗎!”黎江平簡直難以理解大兒子平日裡都在想什麼。

  “得虧人包老夫人是個好性子的人,換個脾氣差的,轉頭去包公那告你一狀,你便是吃力不讨好,裡外不是人!你自己以為是仗義執言呢,别人隻會說你意氣用事,目無長者!”

  黎望安靜聽訓,不過該躲還得躲。

  黎爹打了許久都沒打着人一塊衣襟,便也氣得丢下藤條,猛喝了一口茶才道:“行了行了,什麼時候你也這麼維護維護你爹我啊!”

  成天就知道給親爹親弟弟甩黑鍋,真是親兒子喲。

  黎望摸了摸鼻子,開始乖巧認錯,當然了,在黎爹眼裡,就是一臉‘下次還敢’的表情。

  “不過,你那些話說得倒是還算在理,你這個年紀說些猖狂些的話,倒也不算太過出格,倘若包拯當真怪罪于你,你不去開封府就是了。”剛好可以回家給他幹活,不錯不錯。

  黎望:……親爹啊,你的算計都寫在臉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