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5頁)

  “多謝老先生。”公孫先生謝完,又忍不住問,“那他何時能醒過來?”

  葉青士在裡頭跟公孫先生談論病情的功夫,黎望已經洗了手去外頭找王朝馬漢他們聊天去了,很快就知道了裡頭那瀕死病人的來曆。

  “竟是包公在巡街時救下的人?”現在汴京城街頭的治安已經差到這種地步了嗎?難道他爹給他增派護衛,并非杞人憂天?!

  “是啊,這夥人膽大包天,把人打成這樣還敢提着在路上走,當真是一群禍害。”馬漢向來嫉惡如仇,聞言忍不住唾罵道。

  黎望忍不住跟着罵了兩句,就憑裡頭那人的傷勢,這群人就該罵。

  正說着話呢,包公就帶着張龍趙虎往這邊走來,見黎知常也在,便快走兩步過來,臉上也松弛兩分:“知常侄兒,今日是跟葉老先生一起來的嗎?”

  ……來了來了,是他完全招架不住的包氏關心話術。

  黎望硬着頭皮接了話,雖然光是聽到這個稱呼,他的腳底就能摳出一套兩進院子了。

  “聽聞你最近入了國子監,若有不懂之處,你父親忙于公事,也可到開封府來問詢于本府。”包公相當體貼地開口。

  黎望:……包公你摸着良心講,我爹那職位能有你這工作狂忙嗎?

  但這樣大逆不道的話,他可不敢在開封府開腔,這裡都是包公腦殘粉,他怕自己是橫着走出開封府的。

  “多謝包公好意,小侄還能應付。”

  閑話說了沒兩句,黎望隻覺頭皮發麻,剛準備腳底抹油離開,包公……忽然就話鋒一轉,談起了裡頭那傷患的身份。

  “知常可聽過城中吉安縣唐家滅門一案?”

  唐?黎望最近不大關心外頭的事,但五爺曾經提過唐家,難不成是同一家?

  “不曾有耳聞,最近小侄初入國子監,應付課業已是捉襟見肘,還要治病喝藥,不曾聽人提起此事。”不過這剛開年就滅門,難不成是江湖人幹的?

  黎望以為這麼說,包公估計就不提了,誰知道包公确實沒多提,甚至還進去關心病患病情,卻留下張龍趙虎連同王朝馬漢一起給他做了唐門血案的科普。

  黎望:并不是很需要這份榮幸,謝謝。

  不過聽完,黎望倒是覺出幾絲古怪來,至于古怪在哪裡,估計包公也發現了。

  一則是唐家大少奶奶劉金鳳在上元佳節當日被人擄走,至今音訊全無,生死不知;二則便是唐家滅門的手法,先殺後放火,且屍檢多為一刀斃命,卻深淺不一,可見不是一人作案,而是團夥,便絕不是江湖人所為。

  “黎公子為何認為不是江湖人所為?”

  “你方才也說,唐家金銀首飾、細軟古董都被帶走,雖然火勢将唐家燒成了灰燼,但因為後半夜落雨,所以火燒後唐家還殘存有被翻動的迹象,但兇手做得很幹淨,也沒有吵醒鄰裡,可見是了解過唐家作息的。”

  張龍表示不大明白:“然後呢?”

  “兇手一行人既然了解過唐家,便該知道唐家是汴京城中最好的織錦匠,他家的織錦價比黃金,為何半絲不取,豈非舍本逐末。”黎望破罐子破摔,幹脆替人解釋明白,“這是其一,其二你方才說裡頭的病患是唐家二爺唐文廣,他早就離京返回工作之地,如今卻這般氣息奄奄地躺在床上,可見是被追殺了。”

  “這入室搶劫,被唐家人發現兇手才迫不得已行滅門之手段,這勉強還能說得過去。可連那已經出門的唐文廣都不放過,這夥人絕對跟唐家有仇。”

  四侍衛被說服了:“黎公子你說得對,這夥人定不是圖财。”

  隻是究竟圖什麼,恐怕還得等唐文廣醒過來之後才知道。

  說起來,唐文廣受雇于白家織造坊,現在他也算救了唐文廣一命,下次見到五爺可得多提一嘴,反正五爺是散财童子,他可得讓五爺請他上樊樓吃一頓。

  遠在揚城的白玉堂猛地打了三個噴嚏,當即就作出判斷:“肯定是黎知常在背後說五爺的壞話。”

  “……五爺,黎兄他并不是這種人。”展昭覺得自己應該說句公道話。

  “哼,那是你這麼覺得,他心眼可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