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抗議這麼久,就這?就這?就這?
許多人表示不接受,剛準備找小二反映呢,南掌櫃就命人在從前的雜燴區開了一個新的檔口,裡面同樣站了個師傅,卻并不是拉面的。
……這是要推新菜了?!
“巽羽樓居然要出新菜?真的假的?”
“可惡,早知道要出新菜,我昨晚就來排隊了!”
“……倒也不必這麼拼。”
大家正議論着呢,就有雞賊的人高聲道:“小二,别整那些虛的,給也上新菜!再來份黃焖燒雞!”
一聽有人點單,剩下的人哪還顧得上痛罵巽羽樓東家啊,立刻就加入了點單大軍,但出乎意料的,這次上次的速度簡直飛快。
五爺用筷子撥弄了一下碗裡透明的寬面皮子,鼻尖是微酸辛辣的味道:“這什麼面食?怎麼還透明的?你為了美觀賺文人的錢,連這東西都整出來了?”
雜燴為什麼受文人雅客的喜愛?那還不是因為可以自己配菜,塑造碗上作畫。這面皮子透光晶亮,配着碼齊的菜碼,簡直相映成趣。
清脆的豆芽,爽嫩的黃瓜絲,配上鹵得油潤的肉碼和豆腐幹,這些菜拼在一起,由這透亮的面皮全盤接收,可以說是絕佳的拍檔。
“這叫涼皮,反正就是從面裡做出來的東西,怎麼樣,還合五爺口味嗎?”其實涼皮起源挺早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始皇爸爸時期,就是那時候長得更像面,唐代的時候演變成冷淘,不過跟現代的涼皮還是有些區别的。
“合啊!不過為什麼晏四那碗是芝麻醬的味道?”
那自然是為了照顧不同人的口味了,麻将口味的,酸辣口的,還有些飲食清淡的,他都有照顧到,隻是可惜了宋朝沒有辣椒,這酸辣口是他用茱萸、姜、藠頭之類調出來的,辣味自然比不上辣椒純正,但也聊勝于無了。
畢竟據他所知,京中有許多人都很愛吃辣哩。
作者有話要說: 黎汪汪的朋友們:你做個人吧!
第129章
謙虛
宋人愛吃辣,這可不是黎望胡亂說的,而是有大數據印證的。
巽羽樓最開始售賣的就是黃焖燒雞,為了照顧絕大部分人的口味,黎望調的口味屬于鹹香口,然而在不斷地售賣中,卻有很大一部分人跟小二提意見,當然不是說黃焖雞不好吃,而是他們想吃到鹹辣口的黃焖燒雞。
對此,黎望當然沒有滿足他們,畢竟他是巽羽樓的東家,賣什麼菜自然是他說了算。
時間一長,汴京城的食客們也很快意識到,巽羽樓的東家頗具個性,完全聽不進别人的進言。但你讓他們不去巽羽樓,那是不可能的。
滿汴京城做雞的店,沒一家比得上巽羽樓的,便是樊樓那道大名鼎鼎的泥爐燒雞,也沒有巽羽樓的雞味美。
漸漸地,大家夥兒都接受巽羽樓清淡口的調調了,哪天想吃辣菜,去樊樓或者張家店換換口味便是了。
然而啊,萬萬沒想到,雖然他們痛失雜燴和拉面,但迎來了心心念念的辣菜啊。
一群老餮當即就不困了,甩開筷子吃了起來。
要不說老餮見多識廣呢,已有人認出這是陝地一帶的面皮,不過陝地面食向來樸實,大碗寬面料給得足,調味卻粗犷得很,多數還夾着粗糧,汴京這邊多不愛吃。
有那吃過陝地面皮的食客,原本還心裡忐忑生怕巽羽樓這回新菜翻車,然而第一筷涼皮入口,他就被征服了。
“鮮香麻辣,巽羽樓不愧是巽羽樓!”
“這辣味,好生圓潤啊,配着這醋味,兩者相應,居然是回甘的?巽羽樓的大廚到底是哪家挖來的,怎麼的這般厲害!”
“那你是沒嘗這麻醬口味的,這才叫圓潤入口,每一條透明的面皮上都裹着滿滿的麻醬,配着爽脆的銀芽瓜絲,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