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望不理解,但不理解不妨礙他說接下來的這番話:“劉将軍,小生敬你是個英雄,才不吐不快,希望您不要介意小生說話直白。”
劉正順依舊沉默,顯然是默許了黎望的發言。
黎望自然就暢所欲言了:“劉将軍,你可考慮過你認罪的下場?”
“當然是砍他頭,揚他的血,還有玉娘那麼賤人,居然在場都不救我爹,出去我就休了她,正好配給你做對亡命鴛鴦!”胡天倫滿含惡毒地開口,顯然胡侍郎的意外離世,讓他失了約束,居然敢在開封府的牢裡說這種話了。
“你閉嘴!胡天倫,你以為你是誰啊,你誰也不是!你就是個爛人,還敢在這裡大放厥詞,别用這種眼神看着我,你沒了你爹,胡家遲早落敗,當初若不是你強拆人姻緣,你爹絕不會因此出事,他的死,你身上絕對也有責任。”
黎望一番連消帶打,胡天倫終于安靜了。
這貨安靜了,他自然也有餘力說接下來的話了:“劉将軍怕是從未認真考慮過吧,武官殺害文官,這個罪名一旦落實,你可知道在京一衆武官的待遇會如何?你讀過書,肯定知道本朝文武之間的差異,你回京乃是受封,如今先是不等召見入宮求賜藥,之後又偷入文官家殺害朝廷命官,如此膽大妄為,你以為填你一條命就夠了嗎?”
“不夠,甚至遠遠不夠,朝堂博弈,本就爾虞我詐,你是邊關陳将軍一力提拔上來的,你犯事,必會有人參陳将軍,甚至陳将軍還要因你送折子入京請罪。”見劉正順終于動情,黎望再接再厲,抛下最後的話,
“而且胡侍郎出自戶部,戶部你總知道是做什麼的吧?他們掌握着邊關每年的軍饷,樂觀點來說,他們不會因私克扣,但隻要延期,你應該知道對邊疆将士們的影響吧。”
劉正順完全傻掉了,或許到此刻,他才明白此案的嚴重性,它不僅事關玉娘一家和他的性命,還牽連着陳将軍和邊關的數萬将士。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
作者有話要說: 八賢王:逮到你了!
第138章
太假
劉正順的心裡天人交戰,一方是國家大義,一方是兒女柔情,他兩個都不想放棄,可是……現實卻非要他做個選擇。
但怎麼辦,不管是選擇哪一方,他都明白過後自己必定會後悔莫及。
“黎公子,你教教我,我該怎麼辦啊?”
劉正順的聲音聽着無助彷徨極了,甚至五爺都有些動容,但很顯然黎望并沒有任何共情,隻凝着聲音道:“劉将軍,你讀過書,該是明白身在其位,便謀其職的道理,你倘若真是殺了人,就痛快點自請罪,卸甲擔責,殺人犯法的道理你應該明白。”
“但倘若不是你殺人,你若認了,不僅是讓兇手逍遙法外,也是對死者的不尊重,更是枉擔護國将軍之名,古語有雲,慈不掌兵,情不立事,若劉将軍隻有殺敵之能,并無統帥之能,便該回到邊疆去。”
這話說得直白,就差直接說你劉正順不配當個将軍了,事實上黎望也這麼覺得,有些人确實有沖鋒陷陣的能力,但執掌大權,卻需要更多的才能。
顯然,當初劉正順金榜不提名,也是有原因的,就沖這份政治嗅覺,黎望已經開始替官家擔心了。
宋朝的武官本就難當,如果沒有腦子,是絕走不遠的。
黎望雖不知劉正順為何猶豫不決,但作為一個護國将軍,這個樣子難免讓人失望。
“我做不到!我做不到啊!黎公子,我是個罪人!”劉正順軟倒在牆角,他陷在陰影裡,愧疚心幾乎快将他整個湮沒,玉娘當初是為了他犯了欺君之罪,他不可能揭發玉娘,可倘若他指認翠翠殺人,翠翠必定會咬出當年的舊事,與徐家玉石俱焚,這是他絕不願意看到的。
可倘若他緘默認罪,他就對不起陳将軍,對不起邊疆浴血的将士們。
這個選擇,太難了,劉正順兩年半前就不哭了,可現在他的淚又忍不住落了下來。
黎望:……毀滅吧,官家你還是趁早再提拔個将軍吧。
他心裡忍不住煩躁,可案情當前,黎望隻得按着性子說下去,當然語氣是不怎麼好了:“小生看了開封府的案卷記載,案發當時是在胡府的内庫,胡侍郎正在尋找三年前八賢王贈給他的七巧杯,因為藏寶珍貴,所以隻有胡侍郎和胡少夫人進去了,當然後來你也算一個,三個人死了一個,另外兩個人,一個是你,一個就是胡少夫人,沒錯吧。”
見劉正順依舊貓在角落裡,黎望大膽猜測:“初聽此案,小生就覺得非常疑惑,以劉将軍的勇猛,怎麼可能會與胡侍郎這等孱弱文人僵持不下,反倒是羸弱的胡少夫人更具可能,小生是否可以大膽猜測,劉将軍是為了袒護昔日的情人,所以不惜替她承擔殺人罪名?”
黎望說這話的時候,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劉正順,卻沒想到劉正順臉上并沒有被說中的了然,而是一種……說不出的否認和抗拒。
否認?抗拒?這又很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