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5頁)

  見劉正順忽然松了一大口氣,黎望不再多言語,跟五爺出去後,就去找包公彙報進度了。卻沒想到自己一進去,不僅看到了包公,還看到了……大名鼎鼎的八賢王。

  不知怎的,黎望總覺得八賢王看着自己的目光帶着某種奇異的詭光。

  怎麼回事,這都快盛夏了,他怎麼覺得自己後背一涼呢。

  “小生黎望,參見八王爺,參見包大人。”

  黎望後背發涼地見禮時,八賢王卻在打量這位過分年輕的巽羽樓小東家,該說不愧是黎江平的兒子,這生得簡直是一模一樣,他方才都有些恍惚,還以為是黎禦史返老還童了呢。

  再思及巽羽樓的行事作風,八賢王便忍不住感歎這對父子的脾性之像,不過舉凡有才能之輩,多怪才,隻是這書香門第的庖廚之才,他倒是第一次瞧見。

  若不是包拯提醒,瞧瞧這小公子通身的氣派,可半點兒不帶人間的煙火氣,是個妙人,難怪連嚴肅端方的包拯都看好這孩子了。

  本朝大臣都知道,八賢王最是愛惜人才,見黎望如此相貌堂堂,又談吐風雅,方才肚子裡想的威逼利誘之詞立刻就換了模樣,隻聽得他道:“免禮免禮,本王與你父親也是朋友,喚你一句知常侄兒,可好?”

  包公:……王爺你剛才的表情,可不是這樣的。

  “這是小生的榮幸,王爺擡愛了。”

  八賢王腹有詩書,又通讀史記,當初國子監的祭酒還請他上國子監講過課,這番聽黎望在國子監學習,便起了考教之心。

  黎望心裡叫苦啊,他是來送情報的,不是來……送菜的啊。

  看八賢王這考教一個勁往民生、農事、個人修養上提,他立刻就聞弦歌而知雅意了,畢竟都提到當季蔬果市價變動了,他真的很難不懂啊。

  得,這是真的送菜,還是巽羽樓的菜。

  黎望能怎麼辦,他隻能硬着頭皮裝不知道啊,畢竟雜燴是不可能加回來的,除非到明年的乾元節。

  然後,他就收到了八賢王的明示,大概意思就是本王的生辰也快到了,能否有幸嘗一嘗巽羽樓的生日宴啊。

  黎望:……好家夥。

  他還能怎麼辦,他隻能答應啊。

  八賢王其實也不是饞那一桌生日宴,隻是這黎家大郎反應頗是逗趣,便起了心思逗逗小孩,别說,有這麼個有趣的孩子,難怪黎禦史天天在家揍孩子了。

  見八賢王問夠了,一直當背景闆的包公終于上線:“知常,你此刻前來求見,可是有要事禀報?”

  黎望就很想沉默,早知道八賢王在這,他就找展昭進來遞消息了,于是他拼命給包公使眼色,然而包公完全沒看到,甚至還體貼地開口:“知常不必拘束,八王爺此次與本府共同審理胡侍郎被殺一案,你若有進展,不妨直說。”

  ???

  八賢王聽罷,也有些訝異:“知常侄兒竟還有查案之能?看來是本王太久沒來你這開封府坐坐了。”

  完了完了,包公坑他啊,黎望都能想象到自家親爹揮舞藤條時那兇神惡煞的模樣了。

  黎望肉眼可見地蔫了,于是禀告起案情來,也是能簡易就簡易,能平鋪直叙就平鋪直叙,可即便是如此,坐于堂上的兩位大佬還是肅了臉。

  “知常,你要明白這些話可非同小可,你有幾分把握?”

  這個問題就不太好回答了,黎望全程沒敢擡頭,隻道:“大人,沒有證據,臆測就隻是臆測,但以劉将軍的反應來看,此事九成是真的。”

  包公明白了,他立刻找來展昭耳語兩句,展昭得令立刻出府找人。

  徐家在汴京城經營多年,即便已經變賣家産離開兩年半,但這個時間絕對不長,而且徐家女嫁入高門,當年還是官家賜婚,鼓樓一帶對此記憶都挺深刻的。

  展昭帶着人沒找一會兒,就找到了兩個見過徐家小姐真容的人,分别是為徐家制衣的陶娘子和鼓樓街上文房閣的老掌櫃,前者曾經為徐小姐量體裁衣,後者則供應徐家的文房四寶,當初徐家請了一方蔡氏端硯送與徐家小姐的西席先生,因是獨家定制,老掌櫃便與徐家小姐有過接觸。

  展昭帶着人回開封府認人,葉老先生正好配齊了輔藥,隻是藥引的完成還需等待兩個時辰,他便在廊下看包大人送來的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