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呢,這麼香,你家隔壁最近沒少來串門吧?”
說起來,黎家隔壁左邊住的是工部的李侍郎,而右邊常年空着,中間又隔着一道很寬的巷子,五爺就經常從巷子裡翻進來,他還真沒見過隔壁有人出入過。
“哦對了,你家右邊那戶,住的誰啊?怎麼從沒見過有人出入,難道是無主的宅子?”可看打理程度,似乎還是住人的呀。
“五爺你不知道嗎?”黎望頭也不擡,細細做着手頭的工作。
白玉堂眨了眨眼睛,忍不住疑惑道:“我該知道什麼?”
黎望沖右邊努了努嘴,才道:“隔壁,平西大将軍府,江湖上狄将軍的威名可是很盛的,你就沒聽過?”
“什麼?你和狄青是鄰居?”這是什麼奇怪的組合搭配啊。
如果說劉正順在沒入京前,是五爺值得敬佩的勇銳将軍,但和狄青比起來,劉正順就連盤菜都不是了。
狄青誰啊,他是戰無不勝的大将軍,他駐守邊關,常年與西夏軍對峙,邊關因為有他,才能百姓安樂,與番邦互通有無。
換句話說,狄青在邊關,那是定海神針般的人物,傳聞在邊關,就算是小孩子都對狄将軍的軍功如數家珍。
“對啊,不過狄将軍常年駐守邊關,又還沒成親,将軍府并無主人,聽說是八王爺的王妃狄娘娘在派人打理。”
五爺自然知道狄青之名,卻沒想到狄将軍居然還跟八王爺有關系:“狄娘娘是狄青的誰啊?”
說話間,黎望已經處理好食材将鍋蓋蓋上,又調整了爐火大小,這才淨了手推着五爺出去。小廚房裡食物香氣濃郁,外面就好多了,五爺不舍地瞥了一眼裡面,道:“你這鍋湯,幾時可以吃啊?”
“還須好幾日呢,須知好湯需要炖,況且這才哪到哪啊,才隻是開篇,之後才是絕味。”黎望将門關上,又岔開話題道,“至于狄娘娘,乃是狄将軍父親的姐姐,也是他現在唯一的親人。”
關于狄将軍的成長經曆,朝中許多人都知道,他年少時混迹街頭,還與人鬥毆被抓投入監牢,因此臉上還留下了刺配的字,尋常人以此為恥,狄将軍卻以此為鑒,即便如今功成名就,也沒有用藥水洗去臉上的字。
“竟是如此?難怪将軍府都沒什麼人影了。”五爺概歎完,又惦記竈上那鍋湯,忍不住道,“那你倒是給個準信,這湯到底何時能好啊?”
“好了你也喝不到,這是給八王爺的壽禮。”
什麼?竟是如此?!
什麼東西最遭人惦記?那自然是聞得到卻吃不到的美食了,五爺原本是存了五分的想吃,但聽到這話,心裡的期望直接被拉滿,于是接下來的每一日,他都忍不住造訪黎家。
也因此,五爺幾乎是見證了這鍋濃湯的誕生。
鮮和香已經無法形容這一鍋海陸彙,也不知黎知常是怎麼做到的,光是聞到空氣裡濃郁的香氣,白玉堂就能想象到這道湯的味美了。
若與這道菜相比,往常那些菜,都像是黎知常随便糊弄出來的了。
其繁複考究,簡直比黎知常做的考題還要複雜。
“我可聽說,隔壁李侍郎都來拜訪過三回了,這鍋湯,還沒好嗎?”五爺表示不貪心,就稍微嘗一碗就行,巴掌大小那種也行。
“沒有,什麼食材什麼時候放,都是有講究的,既是送禮,那必須得在最恰當的時辰放,否則就浪費了我多日來的準備。”
說起來,這還是黎望第一次在古代做師父傳給他的膳方,佛跳牆嘛,在現代雖然說不上普遍,但隻要咬咬牙,也不是吃不到的美食。
但在這會兒,還沒有這道菜,黎望看到五爺帶回來的海貨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道菜。
所謂神佛聞了都要跳牆而來,便知這道菜有多香了。
當然這道菜有多香,就有多難做,反正如果是他自己,絕不會花這麼多日做一鍋半個小時就能幹完的湯。
相較于這馥郁濃香的醇湯,黎望個人還是更喜歡菌湯類,簡單快手,想喝就能喝到。
但很顯然,五爺不這麼想,他都饞了好幾日了,怎麼的都要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