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9頁)

  大家剛才已經被香得夠久,但礙于體面,又得知狄青回京,總是得按捺着性子打個招呼,畢竟主人家都沒吃,他們卻吃上了,多少有礙文人素養。

  但須知美食都是值得等待的,這熬了足足好幾日的佛跳牆,剛一入口,有人就想寫首詞來記錄這一刻的美妙體驗。

  什麼叫如喝鮮湯,三月不知肉味,這便是了。

  香而不散,濃而不豔,醇而不厚,一道好湯,如此簡單,卻又如此不簡單。

  雖然黎望炖得多,但架不住嘴也多啊,大家夥兒每人一碗,湯鍋很快就見了底,至于裡面的食材早就被舀空,這讓已經嘗過美味的八王爺如何不心痛啊,如果不是多年交情在那撐着,這會兒他恐怕已經命人把湯鍋擡走了。

  太香啦,真的太香啦,而作為被狄娘娘放在心尖尖的存在,狄青厚着臉面喝了三碗。要不是姑父的眼神太刺人,他真想直接抱鍋吃。

  “姑父,王府的廚子換了嗎,竟做得這般美味?”他都想搶回府了。

  八賢王下意識看向了坐在不遠處的黎家父子,而事實上呢,黎爹隻覺得如坐針氈,真的,各位同僚的目光太火熱了,他真的很難當做沒瞧見。

  “青兒有所不知,這道湯乃是黎小友所贈的賀禮,本王也是第一次喝到。”

  狄青初回京,哪裡認識什麼黎小友,但從堂上衆位大人的咄咄眼神,他就鎖定了姑父口中的黎小友所在。

  當真是風姿毓秀的美青年啊,雖然看着身闆羸弱了些,但跟京中那些奢靡不知所謂的書生公子相比,當真是好太多了。

  當然了,狄青絕不會承認自己是因為一鍋湯而起的美味濾鏡。

  狄青到底星夜趕路,沒坐多久就沒狄娘娘勸着休憩去了,而衆位大人當也是體面人,自不會在八王爺的壽辰上做喧賓奪主的事情,一時之間,當也是賓主盡歡。

  黎望是小輩,雖說一鍋湯出了好大的風頭,但等香氣散去,他就悄悄丢下老父親,去角落裡等壽宴散場了。

  黎爹:……家門不幸啊。

  坊間早有傳聞,巽羽樓的菜單乃是巽羽樓的東家黎家公子親自定下的,起初還有人想挖這位神廚去自家食肆,但後來經人幾番打聽,才知道這位神廚竟是黎家公子自己。

  這還怎麼挖,簡直沒法挖啊!老饕食客們更是一臉菜色,畢竟黎家公子之後是要走仕途的,等到其入朝為官,那以後哪還有什麼新菜啊。

  在八賢王生辰之前,這個消息隻有小範圍的一撮人知道,但……在這之後,黎家大郎就在這個莫名其妙的領域成為了風雲人物。

  好家夥,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誰不知道黎禦史家大公子天賦秉承其父,入讀國子監沒多久就直接就讀甲班,且頗受祭酒司業稱贊,俨然是下一屆的一甲熱門人選。

  現在呢,這位居然還有這等不為人知的小愛好,當然了,要說小愛好也未免過于屈才,畢竟這位的手藝可是經過朝中各位大臣的稱頌的。

  據說那道賀壽湯香得驚為天人,光是聞到的人,就對此贊譽有加,仿佛是喝了假酒一般。

  而黎禦史,也托自家大兒子的福,俨然是朝中炙手可熱的人物了。

  黎爹:……呵,這份殊榮誰愛要誰拿走。

  要說黎家也是有名的書香門第,黎父又身居要職,黎望若是不務正業隻專廚藝,京中必定會有人嘲諷他枉為黎家人,就像當初晏家幾個兒子被嘲諷志大才疏沒有繼承晏公才能一般。

  但黎望顯然不是,人十六就中了秀才,如今更是在國子監甲班就讀,如此以廚藝傳名,大家隻會說他個性獨特,有乃父之風。

  況且黎家大郎還未及冠,少年人總歸有些貪玩,況且聽聞身體不大好,鑽研廚藝倒也不足為奇。

  什麼叫做一鍋湯引發的事端,這便是了。

  “哈哈哈,黎知常你也有今天,聽說你最近為了躲媒婆,都躲到你大哥家裡去了?”白玉堂拍着桌子笑了起來,那叫一個開懷啊。

  “……呵!”

  五爺卻不知收斂,忍着好笑道:“還有巽羽樓的食客,好家夥我剛才路過,看到橫幅又多了,都催着你在巽羽樓上架呢。”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