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9頁)

  狄青也認同這點:“确實,私怨的可能性不高。”

  “那麼就是利益關系了。”講到利益關系,那麼就是内外的差别,“在狄将軍未回京之前,京中就有狄将軍私通西夏的風言風語,想必這等傳聞,在邊陲更盛吧。”

  見狄青颔首,黎望才繼續道,“所以,必是有人故意散播謠言,離間你與大宋和官家之間的情誼,隻是案發後,一系列的輿論發酵,有人渾水摸魚,有人趁勢而為,反倒掩蓋住了兇手真正的身份。”

  白玉堂覺得自己腦子不夠用,索性就坐到了一邊聽結果。

  “但此事若成,那麼狄兄你必定……”

  “我必定丢官喪命,而若是反抗,就會坐實罪名,此事之後,大宋将沒有我狄青的容身之處。”狄青早已明白這份險惡用心,而就是因為明白,所以他才沒有試圖掩蓋趙傳的死訊。

  因為他很清楚,如果他用一個謊言去掩蓋一個事實,那麼就需要更多的謊言,兇手既然敢在将軍府行兇,那麼必定還有後招。屆時他恐怕更難以自辨,倒不如攤開在衆目睽睽之下,開封府有包拯,他相信包拯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

  而如今,還有個一個機敏聰慧的黎知常,狄青就更不擔心了。

  “不錯,所以要麼是朝中有人想弄掉狄兄你,給他人挪位置,要麼就是西夏行非常之法,見打不過狄兄,就想用陰謀詭計逼反你。”又或者,是兩者皆有,但這就沒必要說出來了。

  展昭也認同這番分析,遂道:“既是如此,黎兄你要我注意什麼?”

  “前者的人選太多,但他們的目的恐怕是置狄兄你于死地,畢竟通敵一罪,株連九族。”黎望又在桌上用茶水寫了西夏二字,“而若是西夏人所為,他們或許還會想策反狄兄你。”

  畢竟狄青這麼大一個用兵良将,廢了實在可惜,聽說西夏狼主是個用人才不拘一格的人,如果狄青被大宋背棄,且深恨大宋,他屆時援手救人,豈不是白得一名良将。

  狄青當即道:“我便是被大宋背棄,也絕不可能投敵西夏。”

  “所以,如果真是西夏探子出手,他們接下來,必會對另一個人下手。”黎望指了指狄青,才道,“狄兄在京中,最在意誰?”

  朝堂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诟病狄青通敵?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狄家除了狄青已經沒人了,他唯一的親人狄娘娘也早已嫁入皇室,且這般年歲,狄青還拒不成婚,風言風語之下,難免有些蠢人會相信。

  “姑母,黎兄認為會有人對姑母出手?”

  黎望隻是順着思路猜一猜,有可能,但也可能是他猜錯了。

  “狄娘娘深居南清宮,身邊有禁軍護衛,要想對她出手,恐怕極難。”展昭說罷,又道,“狄将軍,你無需這般緊張。”

  “所以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狄兄你身陷命案,狄娘娘必定擔憂思慮,甚至會積極替你周旋,她在南清宮時自然不必擔憂,但若是出宮途中,有人想趁勢動手,便不是一件難事了。”黎望覺得自己是挺杞人憂天的,但事關狄青,每個可能性都不能放過。

  “所以五爺,你懂小生的意思吧?”

  這麼久朋友了,白玉堂自然明白:“成,五爺就跑一趟,保護這位狄娘娘,順便若真有人敢來劫,我便叫他有來無回。”

  江湖上五爺的武功絕不是最高的,但在京中,已少有人能敵。

  見狄青仍然擔憂不已,黎望當即道:“狄兄放心,明日我會去八王爺府拜會狄娘娘。”

  跟聰明人打交道的感覺實在太好了,倘若他在邊關的師爺有黎知常的聰慧,西夏何愁不除啊,狄青看着黎兄,忍下了挖牆腳的沖動。

  唔,之後再提也不遲,好男兒志在疆場,以後還是得多送些藥材去黎府,黎兄這身體養好了才能幹大事。

  “多謝黎兄,也多謝白五爺和展護衛,三位的深情厚誼,狄某必定銘刻于心。”

  夜也深了,既然确定趙傳一案乃是誣陷,三人也各自離開,展昭自然是帶着分析去開封府加班了,五爺則在黎府吃了個夜宵,才去南清宮保護狄娘娘。

  “黎知常,你這回好積極啊,就不怕你爹明日又去買藤條?”

  黎望聞言,當即輕哼一聲,頗有些驕傲道:“那恐怕要叫五爺失望了,這回我父親絕不會揮藤條的。”

  他爹多精明的人啊,督察院行督查之責,在确定狄青無罪的前提下,必定會有所動作。而既然特地找他談話,隻能說明一點,朝堂上還是有很多人希望狄青回到崗位上的。

  “你就這麼确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