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7頁)

  “這個問題,五爺你可以等回京後,自己問問黎兄。”至于現在的當務之急,當然是要破了眼前這困局。

  以黎兄的聰明才智,必不可能在錦囊裡寫什麼無關緊要的廢話,展昭展開字條的時候,呼吸都是屏住的,而等他看完,當即長舒了一口大氣。

  “好!如此甚好!”

  狄娘娘看完撫掌而笑,更甚至她心裡已做了決定,等回京之後,她一定要專門開宴請這位黎小公子過府酬謝,這般年紀就有這份擔當和遠見,當是大宋的好男兒。

  怎麼說呢,其實黎望沒告訴五爺這些話,純粹是覺得自己考慮得太深了太啰嗦了,倒不如寫下來,如果真的有這種情況出現,到時候香囊這麼明顯,五爺自然會發現的。如果沒有發生這種壞情況,就當他是杞人憂天,反正也無人知曉。

  并且寫在紙上,也更直觀些,到時不論是展昭還是狄青,也更好地去做取舍。

  隻是事實證明,黎望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

  其實這也不是無迹可尋的,畢竟邊城關内那封牧馬合約不翼而飛,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大宋的機要文件,西夏的探子絕無可能接觸到,能拿到并且不驚動守軍取走的,絕對是邊城為官的人。

  五爺來京說完消息去吃飯的功夫,黎望曾經折返同包公探讨過這個問題,包公其實也心存憂慮,隻是龐迪乃是邊關重臣,同朝為官,他自然不希望重臣做什麼背棄朝廷的事情。

  但狄青若真依計行事,他光明正大地帶着西夏狼主李昊入城,偷牧馬合約之人勢必能猜到狄青絕對會帶李昊入京,到那時狄青的通敵嫌疑解除,趙傳一案必是栽贓,那麼狄青有很大幾率官複原職。

  如果偷合約之人就此收手,隻要狄青入關,一切自然能按計策發展下去。

  黎望跟包公分析過,其實這個時候動手,牽扯太大,危險性也很高,但凡是個腦子清醒的,都不會再出手。畢竟偷一份合約,隻要銷毀了,其實是很難查出來的,如果不再出手,即便是展昭也難以查出來。

  隻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黎望便寫了紙條放在送與五爺湯囊的墜子香囊裡。

  因為無法預料到未來,所以黎望把能想到的情況都列舉了一遍,比如西夏或者其他人會派人刺殺狄青或者西夏狼主李昊,但這種正面交鋒,有展昭五爺和狄青三大高手在,即便是北俠歐陽春來了,恐也難以成事。

  所以,最有可能會難住三大高手的局面,必定是明晃晃的陽謀。

  對于這點,黎望也考慮過,如果他來定計,無外乎兩個方向。一嘛,就是西夏抓大宋百姓來要挾狄青交出西夏狼主,狄青是個正義感很足的人,在可以商量的條件下,絕對會舍棄自己的利益,去換取更多人的性命。

  對于這點,黎望寫了個不大光明的計策,這裡暫且不表。

  但五爺帶來的消息中,有霍天雕謊稱西夏狼主已死,自立為王的事情,所以黎望覺得第一種可能性并不高,畢竟西夏不需要兩個狼主。

  那麼,霍天雕勢必要狼主李昊去死,但狄青帶人入關是衆目睽睽之下的事情,如果霍天雕不想犯衆怒,那麼絕對不會下令直接放棄李昊。

  畢竟時間太短,霍天雕對西夏的掌控絕對沒有李昊本人來得強,所以他想要暗中殺死已在狄青手中的李昊,必然要行非常手段。

  什麼手段?黎望想了又想,最妙的計莫過于否認狼主的身份,畢竟霍天雕一開始就宣稱狼主已被狄青殺死,隻要再栽贓狄青假造狼主,就能完美圓上他的謊話。

  更甚至,霍天雕還可以放出是狄青叛離大宋、替西夏打過一仗後,狼主沒有給出他想要的待遇條件,他一怒之下殺死李昊,故而倉皇逃逸。在西夏沒有立錐之地後,假造一個狼主李昊入關,試圖洗清嫌疑,重回平西将軍之位。

  如此,他便可以光明正大地出兵大宋,甚至可以與邊關将領談判,要人交出狄青和假狼主,更直白些,便将殺死狄青和假狼主的權利,移交給大宋這邊。

  如此一石二鳥,不僅能再次抹黑狄青的名聲,還能将狼主李昊一并殺死,如果他是霍天雕,在沒有足夠多時間考慮的情況下,絕對會選這一條。

  然而這一條,卻有一個緻命的弱點,那就是——需要大宋這邊人的配合。

  一般來說,西夏陳兵,大宋是大國,沒道理不打過就直接依西夏人的意思行事,這聽着也太孬了,即便是頭豬當元帥,也做不出這種傻子決策。所以必然是雙方打過幾場,有赢有輸,在确定新狼主的能力後,為了邊關的安甯,龐迪可以适當與之談條件。

  所以霍天雕此計若要成事,必然需要龐迪或者能左右龐迪決策之人的幫助,畢竟勝敗之事,難以預料,倘若西夏進攻,被大宋打得落花流水,那還談個毛條件啊。

  黎望考慮過,如果他是龐迪,就絕不會答應霍天雕這種陰險小人的合作。提筆寫到這裡,黎望覺得可能性都不大高,所以幹脆就沒告訴五爺,誰知道……龐迪就是利欲熏心。

  好在,黎某人即便覺得不可能,還是寫了應對之策。

  其實應對之策,也不難。畢竟霍天雕若能成事,勢必是關内有人配合,那麼隻要打破這個配合,就能破掉這條毒計。

  怎麼破呢?很簡單,邊城不是汴京,不需要考慮太多,城内展昭持有尚方寶劍,狄娘娘又是皇族中人,天然身份尊貴,狄青更是常勝将軍,赢面全在這邊,沒道理怕了西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