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下廚居然還有這等講究,難怪巽羽樓生意這麼好呢。
“至于這鮮味,雞做得好,本就鮮香,隻是小生獨愛火腿的香味,便還放了些山珍和火腿片,如此便更鮮甜了。”
如果不是他忌口,還能放些三七天麻之類的藥材,潤肺補腎也是挺好的。
黎望說着話呢,對面兩人已經幹完了半鍋雞湯,怎麼說呢,這道菜即便是夏日裡吃,也并不覺得令人燥熱。
“黎兄的手藝,狄某佩服,不知黎兄竈上可還有盈餘?實不相瞞,姑母奔波一趟西夏,身體有些吃不消正在修養,若非因此,她早該請你過門吃宴了。”狄青斟酌了一會,才開口問詢道。
“自然是有的,狄兄走時,找廚娘要便是了。”
狄青當即開懷道:“多謝黎兄,姑母可總念叨着你呢,說你少年英雄,原本還想替你在官家面前美言幾句,其實也不是美言,黎兄之聰慧,即便是平實着說,都足夠叫人拍案叫絕。”
“……狄兄你才入京幾日啊,就學會這等油嘴滑舌了?”
五爺卻并不關心這個,隻問:“那為何,沒有美言呢?”小夥伴既然要入仕,提前被官家記下,難道不是好事嗎?
“是小生主動跟狄兄講,不想太快揚名的。”一來是國家大事,他一個秀才書生借此出名,難免有些招搖,若他是寒門出身,倒是可以試試這種出名方式,但黎家乃是書香世家,他爹又身居高位,他哥又是新科狀元,他如果太冒頭,他爹多多少少要受些波及。
這等小麻煩,黎望不怕,黎爹其實也不怕,但黎某人慣來自信,又覺得還能多潇灑兩年,便跟狄青說,不要在進宮時提及他的錦囊。
雖然不知道官家有沒有得到消息,但至少他謙和的态度是得擺出來的。
“……難得你這麼謙虛,五爺都有些不大認識你了。”
黎望便道:“小生一直謙虛有理,是五爺你一葉障目了。”
好家夥,裝什麼裝,五爺看了一眼廊下的紅牡丹,覺得自己真是沒挑錯這禮物。像是黎知常這般人,便該是這等開得絢爛的紅花,那種小家小氣的,配不得。
“還有狄娘娘,便勞煩狄兄代小生向狄娘娘問候了。”
狄青便擺手道:“姑母必不會在意這些繁文缛節的,再說有這道汽鍋雞,姑母必然是更歡喜你了,等過上一段時間,姑母看厭了我時常在京的模樣,說不定就更稀罕你了。”
黎望聞言,當即促狹道:“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讓小生技藝出衆,惹人喜愛呢。”
第173章
将近
說來,這個夏日是黎望穿越過來,過得最輕松的一段時間了。
雖然他每天都需要去國子監上課,還要去葉府針灸藥浴,間或還要擔心朋友們在邊疆辦事順不順利,但以他的身體,從前是非常苦夏的。
特别是江南的夏日,雷雨前後悶熱又潮濕,他的身體又不好,水榭都不能住太久,否則便又要生病吃藥,這一病可能一整個夏天都得窩在家裡。
說實話,那種感覺并不好受,還要被親人仔細照顧着,外祖更是為他置了一個大藥房專供他一人,黎望這人又不愛喝藥,可他在某些方面也确實吃軟不吃硬,到最後天天喝苦藥湯,真是舌頭都嘗不出味道了。
所以啊,有對比就有突出,與從前相比,這個夏日已然稱得上幸福了。
至少,他最近身體相對康健,沒有感冒發燒,也沒有腹瀉腹脹,每日還能耍上一段判官筆,居然都不怎麼大喘氣大流汗,這在以前,黎望是想都不敢想的。
而随着二十歲生辰的一日日臨近,黎望居然有種沉疴殆盡的感覺。
今日又是一個休沐日,黎望正被黎母催着寫請帖,他十六歲考中秀才那年,其實已經在族中辦過小小的成人禮,說來這會兒的宋朝對于規矩,其實并沒有太大的講究。
二十而冠,乃是最主流的說法,但如果有特殊情況,十二歲加冠禮,也沒人會對你指指點點。
他剛出生時,大夫就說此子病弱,恐活不過及冠。他爹别看近段時間揮藤條揮得起勁,但從前可不是這般的,他考秀才那場被擡出考場,他爹二話不說從任上請假回蜀中,後來他痊愈,便在族中辦了成人禮,請了族老和有福的長輩為他唱文。
“這一眨眼,我家知常也這般大了,現在想想,娘腦袋裡還有你剛被抱出來,連哭都不會哭的樣子。”即便現在大兒子已經長大成人,黎母回想起來,依舊覺得心揪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