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頁)

  顧清和又道:“這楊氏乃嫌疑人楊謝祖的母親,判斷難免有些偏頗,學生便派人去中牟縣外的小斬莊請來了王春香的母親王姚氏,經她辨認,此女屍便是楊家大兒媳婦王春香。”

  “如此,人證物證确鑿,學生便判楊謝祖殺人罪名。”

  楊氏聽完顧清和的表述,當即跪着往前兩步道:“大人明鑒,那王姚氏實在是意氣用事,又悲傷過度,難免是認錯人了。”

  “那王姚氏是王春香的生身母親,難道會認錯嗎?”

  “不是的,那真的不是老身的大兒媳婦!對,老身的大兒媳婦已經懷有身孕,仵作一驗便可知曉。”

  顧清和卻覺得這楊氏信口雌黃:“那你上次為何不說王春香懷有身孕!必是你知道仵作驗屍後的結果,才如此狡辯!”

  “當時形勢緊張,人命關天,老身哪裡還記得這等事啊!”

  顧清和卻冷笑一聲,隻道:“家中要添丁,這擺在誰家,都是天大的喜事,你說你兒媳有了身孕,本官派人走訪過你家周圍,鄉鄰都無人提起此事,還說王春香晨起便要洗衣做飯,還要養雞養鴨主持家務,你家長子楊興祖遠赴邊關征戰西夏,次子卻在家中遊手好閑,嫂嫂若是有孕,卻毫不相幫,楊氏,你覺得這話誰會信?”

  “再有,王姚氏說楊家兩子,隻有一子是你親生的,故而朝廷的征召令一來,明明長子習文,次子習武,你卻讓拿筆的長子去了邊關,倘若按你所說,你大兒媳婦已有身孕,那必是他應征之前就有的,如此你還叫文弱的長子去?分明就是你偏袒親生的次子,才謊稱大兒媳婦有孕。”

  “包大人明鑒,民婦真的沒有說謊啊!”

  包公斷案自來隻看證據,聞言便問楊氏:“既是實情,可有證據?”

  “這……老身沒有。”

  “你兒媳既有身孕,必然請過大夫,你可知這大夫家住何方?本府可以替你把人請來證明。”

  中牟縣仵作給的驗屍報告不會作假,若王春香當真有身孕,那麼這無名女屍恐怕真不是楊家大兒媳。

  “這……”楊氏有些支支吾吾。

  “為何不應,如此吞吞吐吐,還不速速應話。”

  楊氏便勉強道:“這家中清貧,打從長子去了邊關,家中就少了一大進項,春香說她身體很好,我想着她還沒怎麼顯懷,便沒請大夫。”

  好家夥,這誰聽了不得豎起大拇指啊,反正包公現在聽得挺來氣的。這婦人生産本就是鬼門關走一回,這做婆母的看似和藹,但懷孕總得請一回定定心吧。

  顧清和見楊氏羞赧,當即又道:“大人,那王姚氏也曾說過,這楊氏慣來偏心次子,那長子楊興祖還在家中時,晨起要與人代書,中午要替人擡轎,晚上還有做打更人,可長子如此辛苦,次子卻隻需在家中伸手吃飯,不論是新衣還是吃食,永遠都緊着次子,楊氏你可否認?”

  這确實是事實,楊氏被說得啞口無言,便隻能道:“這跟謝祖殺人沒有任何關系,他連隻雞都不敢殺,怎麼可能會去殺人呢。”

  展昭:……一個習武的漢子,連雞都不會殺,也未免過于廢柴了吧。

  此刻顧清和已經不再開口,因為他明白自己的老師是天底下最公正的官員,楊氏偏心,此案又證據确鑿,即便老師同情這婆子的遭遇,也決計不可能因私廢公。

  果然,包公很快開口:“楊氏,本府念你一番慈母心,但你沒有證據,本府也無法替你主持公道。”

  從現有的證據來看,楊謝祖确實是殺害王春香的第一嫌疑兇手。

  隻是本案,尚有疑點,包公看了一眼自己的門生,不明白如此顯眼的破綻,為何執意下此裁決?

  楊氏不甘地被人帶出衙門,她此刻内心憤慨,甚至覺得所謂的包青天也不過如此。

  她苦命的兒子啊,難道真的一點兒辦法都沒有了嗎?

  她茫然地走在大街上,隻覺得老天無眼,為什麼要這麼對她楊家,謝祖明明就沒有殺人,為什麼包大人都不能替他伸冤!

  而此時此刻,被埋怨的包公卻在跟公孫先生和展昭說話。

  “展昭,那啞女的身份,你可找到了?”

  “還不曾,中牟縣畢竟是大縣,縣中人口不少,排查還需要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