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9頁)

  這事兒,黎望自然是早就知曉了,隻他沒想到蔣四哥居然會用這麼光明正大的法子告訴展昭,當真是叫人拍案叫絕了。

  “既是緣分未到,狄兄又何必這般愁眉不展呢,這大宋朝的好兒郎,若連狄兄都沒這個自信,卻叫其他那些個普通的,還怎麼活?狄兄去梅花宴時,可不要擺出這副模樣,否則等宴散了之後,那些個比不得狄兄的,恐是要铤而走險套狄兄的麻袋了。”

  狄青聽完一愣,随後忍不住笑了起來:“黎兄若為女子,我必然明日就請媒人上門提親!”瞧瞧這話,說得多好聽啊,多順耳啊,他可太愛聽了。

  “……”呵。

  “不過要套本将軍的麻袋,若是展兄與五爺合力,說不定可行,那些個官家子弟?沒有可能。”狄青相當自信地開口道。

  黎望:……

第290章

完美

  一場冬雪裡的平地驚雷,叫林府掩藏多年的罪惡行徑曝露在了陽光之下。

  走私鹵石、私藏粗金、偷鑄黃金,且數目巨大,這三樁罪名下來,株連三族都是輕的,林府裡有一個算一個,除了林書善,都在開封府大牢裡蹲着。

  這麼重大的案子,朝堂之上自然是許多雙眼睛都盯着呢。

  林家米鋪作為京中最大的幾家糧店之一,在北方大旱這個節骨眼上,對于京中糧價的影響可以說是很大的,至少林家事發後,林家米鋪被迫關停,老百姓在雪後得到消息,有許多家中存米不多的人,已經自發在林家米鋪外聚集。

  雖然暫時沒有什麼激烈的言論,但如果林家米鋪不繼續運轉下去,恐怕老百姓的情緒會難以安撫。

  這個時候,就有一些個看不順眼包拯的官員,聯名參了他一本,說林家乃大善之家,辦案為公可以,但也要根據特殊情況裁奪。

  話說的那叫一個冠冕堂皇,其實就是替林家說情,順便黑包拯一個冷心冷肺、不為老百姓考慮。

  朝堂上什麼樣的節奏大師都有,包公自然不會生氣,況且八王爺站在他這邊,這些跳梁小醜就是跳到皇宮的屋脊上,那都是沒有用的。

  早在知常提醒糧價之時,包公就已經想到了今日的局面,他既然敢做,就敢于承受現在的這些诘問和指責。

  事實上,林府大湖裡面的鹵石還沒撈完的時候,京中就有人開始替林家辯白。

  起先,隻是個酸腐書生,家裡清貧得很,言及能養活老母至今,便是因為林家米鋪的低價米糧,若不是林員外善心,他早就沒了性命。

  這書生文章寫得倒也不差,由情入理,言及那林員外走私鹵石确實觸犯律法,可律法是死的,人卻是活的,林員外走私鹵石,卻并非是為一己之私,而是為了福澤北方百姓。

  八年前,北方大旱,京中米糧價格飙升,當初若非林員外“橫空出世”,堅定出售平價糧食,不知道救了多少百姓。當時米糧價格那麼高,林員外即便真有逾越律法的行徑,也是出于善心,是為大公無私。

  君可見,林家平日裡作風并不豪奢,甚至林員外都沒有婚配,其義子也被教得方正懂禮,一樣地有君子仁心。

  簡單來講,這文章明裡暗裡都在說林家私鑄黃金确實有罪,但并非是為一己之私,而是為了北方百姓。

  而在京中百姓多多少少都買過林家平價糧食的基礎上,有許多人都覺得林員外雖然有罪,卻也罪不至死,甚至有許多人替林家請命,希望包青天能判林員外無罪。

  是人嘛,都會先入為主,林家積善之名,早已深入人心,現在有人說林家私鑄黃金,是為了給老百姓謀福利,在老百姓确實得到了好處的情況下,絕大部分人都相信了。

  甚至有不少朝臣,還在朝會上替林家說情。

  這輿論戰一起,加上林家米鋪關停的事,即便包公有包青天的美名,難免也會有人“粉轉黑”,甚至有那大膽的,還會去開封府門口丢爛菜葉子。

  一時之間,汴京城鬧得那叫一個沸沸揚揚。

  而作為言官頭子,黎江平已經兩天兩夜沒怎麼合眼了,甚至稍微打個瞌睡,睡夢裡耳邊都是朝臣們叉腰吵架的聲音。

  太難了,這天殺的林家,黎江平今日天黑回到家,以免叫夫人擔心,便又準備在書房睡下。

  不過剛在書房坐下沒多久,外面就傳來了大兒子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