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勒令他在家溫書,沒有事不要外出。
可今日他接了黎兄的帖子,心中卻是難安,一來他是羨慕黎兄的性子,能夠在黎家那般森嚴的詩書之家,活出自己的風采,二來即便是要斷交,他也想當面與黎兄說個清楚。
卻沒想到,今日黎兄,并不是一人赴宴。
而是,還帶了朋友過來。
甚至,此人還是晏公之子,去歲一甲登科的晏四公子晏崇讓,如今供職于翰林。
誰都知道,晏四公子一筆書就風流汴京,趙如沒想到黎兄居然這般用心,說是探讨詩書之道,居然還請了人。
趙如一瞬間,頗有些無地自容。
朋友相交,貴在真誠,可思及祖父的安排,他确實配不得做人朋友的。
“趙兄,你怎麼恍神了?”
趙如當即回神過來,擺擺手道:“沒有,隻是想到一些事,二位快坐。”
這裡是雅園,吃什麼自然不重要,畢竟有精神食糧就足夠了。
三人各懷心思地探讨了一番詩書之道,等時間差不多,便要各自離開,這時趙如就支支吾吾起來了,他一方面不想失去黎兄這位朋友,一方面又不想忤逆祖父。
兩方極緻拉扯過後,他最終還是開口說自己學業繁忙,以後恐怕是不能出來赴約了。
“為何?難道小生打擾到趙兄了嗎?”黎望一副失落的模樣,看得晏崇讓牙酸不已,這段位太高了,瞧瞧,趙如根本招架不住。
“不不不不,黎兄誤會了,隻是……”
“隻是什麼?”
他難道要說祖父不允許嗎?趙如根本開不了這個口,最後隻能胡謅了一個理由搪塞過去,離開的時候,背影都帶着倉皇。
“你不準備追上去問問嗎?”
“這多不好啊,小生豈是這等追根究底之人。”
晏四給了人一個眼神,叫朋友自己體會。
但想了想,還是有些好奇:“他明明對你挺交心的,人也不錯,為何會不願與你來往?”據他所知,曹王府與黎家并無舊怨,沒道理會推開黎兄這般的人脈關系啊。
“他方才不是說了,大興書院與國子監乃是競争關系,他不想叫師長失望。”
晏崇讓:……我看着像傻子嗎?
大興書院在陪都洛陽,幾乎等同于京中的國子監,兩者都是為朝廷輸送人才的地方,雖是競争關系,但絕沒到勢同水火的地步。再說了,都是入朝為官,哪有叫學生們不能交朋友的道理!
“晏兄覺得他說謊了?”黎望搖了搖頭道,“小生卻覺得,他并未說謊。”
人下意識說謊,總會帶一些真實導向。
比如這個師長反對,換成曹王爺反對,就更合情合理了。
畢竟大興書院的師長遠在洛陽城,而曹王爺卻近在汴京城,趙如的性子,一看就是被大家長控制很厲害的那種,曹王世子不當家,且是個混不吝的,所以能左右趙如抉擇的,必然是曹王爺。
曹王爺作為宗室老大哥,沒道理幹預孫子交朋友,雖然黎望本人沒什麼成就,但他背後可站着黎家啊。
他一去曹王府,對方就知道并警告了趙如,這叫黎望如何不懷疑呢。
“黎兄,你在想什麼?眉頭都皺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