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後林河不願意加入東方兵團,自己也不會勉強。
最多也就是多想點辦法說服他罷了。
不過,這一切都得等活着回去再說了.
陳沉轉身上了坡頂,在自己的位置上隐蔽好,随後架起槍、戴上夜視儀、調到熱成像模式,開始靜靜等待敵人出現。
密林中的視野範圍不超過30米,現在他們面前的稀疏叢林,視野也不超過兩百米。
用沒有倍率的熱成像儀其實也是完全夠的,之前用望遠鏡觀察,隻是因為天還沒黑而已。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經過了接近4個小時休息的東方兵團已經恢複了精力,每個人的注意力都很集中,甚至第一個發現敵人的,都不是陳沉自己。
“4号,3點鐘方向發現敵人了。”
石大凱的聲音從無線電中傳來,陳沉低聲回答“收到”,随後偏頭向右前方觀察。
果然,在樹林之中,有數個人形紅色色塊浮現了出來,而其中尤為顯眼的,一片巨大的、如同探照燈一般的紅色。
那顯然不是人能發出的紅外線,而是一種幾乎已經被淘汰了的、堪稱老古董的主動式紅外夜視儀。
這玩意兒的原理跟常用的被動式紅外夜視完全不同,它并不能主動接收人體和物體在絕對零度之上發出的微弱紅外線,而是要先用設備本身自帶的紅外大燈向外投射紅外線,然後再由接收器接收紅外回波,在屏幕上形成圖像。
在這樣的工作原理下,它所呈現出來的圖像并不像真正的被動紅外、或者叫熱成像一樣有目标篩選功能,也就是說,人體目标并不會像遊戲裡一樣被凸顯出來。
如果要更好地去理解這一點,看看監控攝像頭的畫面就知道了。
陳沉還記得,前世他在不同平台上看過各種所謂的“偷拍”視頻,那種黑白成像的色彩,就是典型的主動紅外圖像。
也許在城市作戰、或者非複雜地形作戰時,這種夜視儀還是很有用的,但在叢林中,由于偵查距離過短、對複雜植被的甄别能力有限、以及成像分别率較低,這玩意兒可以說是相當雞肋。
――
但,雞肋并不意味着完全沒有用。
至少,對方在有意識地組織前出偵查。
“所有人注意隐蔽,别亂動,這是主動式紅外夜視,他們看不到我們的。”
陳沉低聲下令,随後,其他三人依次回複“收到”,而陳沉則是小心翼翼地挪動了幾下,把槍口收回了掩體下面。
現在他最擔心的,就是對方的前出偵查隊伍跟後方部隊距離過遠,觸發了陷阱還是小事,萬一他們一路摸過來,摸到了營地附近,那到底打還是不打?
打,就暴露己方的位置,失去了完美的伏擊機會。
不打,對方仍然會發現己方,反而更加被動。
難以抉擇,也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
但是,他的擔心隻持續了不到一分鐘。
因為很快,對方的大部隊就暴露出來了。
他們跟前出偵察火力的距離,居然隻有不到100米!
誠然,在密集叢林作戰中,一百米的前出火力偵察算是一個相對合理的距離,因為這既能保證後方及時支援,也可以保證偵查組能及時撤離、避免無意義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