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他們并不是被擊倒的,隻是在聽到了槍聲、以及子彈打穿枝條的聲音之後下意識的反應。
人在黑暗之中的恐懼總是會被無限放大的,現在的敵人說是驚弓之鳥也不為過,而這也恰好給了陳沉機會。
他一邊向前沖,一邊間斷開火,在子彈打空之後立刻左傾槍身抛出彈匣,然後迅速插入新彈匣、拍下空倉挂機按鈕、扣動扳機,通過火力壓制搶回了換彈的幾秒鐘時間。
幾次操作下來,距離已經拉近到150米。
而在這個距離上,對方已經沒有機會了。
開火,擊中距離自己最近的那個敵人,對方還趴在地上,肩膀就已經竄進去了一顆子彈,完全沒有留給他任何還擊的時間。
而在他身邊的敵人聽到他的慘叫後也終于回過神來,端起槍沖着陳沉開槍的火光處瘋狂掃射。
這是整場戰鬥進展到現在,陳沉所遇到的最危險的時刻。
他猛地撲倒在地面上,順手把夜視儀切換到熱成像模式,努力擡頭向前觀察。
但這裡的地形已經開始變得複雜,除了連片的野草和灌木,他什麼都看不到。
――
不過當然,敵人也打不到他。
陳沉耐心地等待着,但槍聲卻幾乎沒有間斷。
這讓他心裡一沉,随後快速起身做了一次觀察。
活到最後的果然都是精銳,跑得快、跑得掉就是本事。
能維持住這樣的火力持續性已經不容易了,而對方使用的,居然是傳說中的中心剝離戰術!
這種戰術的核心基礎也是“剝離原則”,指的是在保持火力持續的前提下,所有人員交替掩護、打空彈匣、依次撤離。
理論上來說,剝離戰術會按照各種不同的方向分成左側剝離、右側剝離、後向剝離、傾斜式剝離等等,在撤退過程中每一個都可能被使用。
但,中心剝離很特殊。
因為這是一種與其他單縱隊單向剝離不同的、以雙縱隊形式展開的雙向撤離動作。
整個隊伍會同時從中間向兩側側後方撤離,隊伍逐漸後撤并向兩側延伸,在撤退的同時給敵人造成援軍逐漸從左右集中的假象。
這很好理解-――左右兩側的槍聲越來越密集,不就是援軍來了嗎?
如果是沒有經驗的追擊者,很可能就會被這樣的假象騙住,然後選擇撤退或者固守觀察,而這就是他們真正的逃脫機會。
雖然陳沉看穿了他們的計劃,但不得不說,對方能在這樣的環境、這麼緊張的事态下用出這樣的戰術,恐怕也真的是精銳了。
如果不快速處理,他們是真的能跑掉的-――至少有一側能夠跑掉!
怎麼辦?
壓制還在繼續,陳沉匍匐着向右挪動,在感知到頭頂已經沒有子彈飛過之後快速起身觀察,随後猛地扣動了扳機。
子彈傾瀉而出,擊中了那個大喊着指揮的敵人。
但随即,對方的槍口便又立刻鎖定了他的新位置。
再次被壓制,這一次情況更加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