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沉愣了,石大凱也愣了。
隻有鮑啟一個人興奮地說道:
“對啊!我剛才怎麼沒想到呢?”
“我們還是要處理掉造成風險的人,但是,造成風險的人不是軍委會派下來的專家調查組,而是陳益民自己。”
“隻要幹掉了他,幹掉陳家樹,陳家人全沒了,那還有誰會找我們麻煩?”
聽到鮑啟的話,陳沉下意識地翻了個白眼想要反駁。
但突然之間,他又覺得,這事兒好像還真的可以這麼處理.
鮑啟的想法很簡單,正如他說的,解決不了麻煩,就解決帶來麻煩的人。
李幫的想法比較“淳樸”,他覺得死一個是死,死全家也是死,把事情鬧大,對東風兵團反而更安全。
這兩人的思路都有點不正常,可就是在這樣的不正常中,卻孕育出了一個極為合理的結論。
那就是:
幹掉陳家人,的确是可以讓事情徹底結束的好辦法,而且,是最好的辦法。
從陳沉的全知視角來看,這其中涉及到兩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第一,在756旅的推動下,南撣邦很可能在短期内要亂起來。
第二,繼佤邦之後,北撣邦跟緬方的談判也已經進入了關鍵期,懸而未決的就是一系列有關自治權、有關軍權留存形式的具體實施問題。
而陳益民倒黴催的就在于,他作為北撣邦三旅之一的軍事主官,是唯一一個不願意接受緬甸提出的國家警衛部隊整編計劃的主官。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他的處境就極為微妙了。
南撣邦越亂,緬方就會越迫切地想要跟北撣邦完成和談整編。
而他們越迫切,就越想要減輕和談中的阻力。
越想減輕阻力,陳益民就越該死。
――
沒錯,想讓他死的絕對不止自己一個,隻是有人迫于威勢不敢動手,有人顧慮局勢不便動手,有人能力不足動不了手罷了
好好好。
?妹歉刹渙說模?我來幹!
陳沉的念頭瞬間便通達了,他很快想明白,幹掉陳家人對自己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一方面,第七旅對自己隻有利用的關系,而不像胡狼那樣有交情在,跟他們作對自己根本沒有心理壓力。
另一方面,陳深和的死始終是一個雷,就算沒有專家組,總有一天也會暴露出來,把自己炸得灰飛煙滅。
最後一方面,自己、以及東風兵團發展到現在,雖然人數不多,但影響力确實已經逐漸建立起來了。
早晚有一天,東風兵團是要擺脫傭兵的身份,正式走上前台的,而一個時時都想控制住自己、沒有絲毫“合作”意願的軍事主官,對東風兵團的發展極為不利,不如洗一洗牌,換一批新人上去。
什麼?你說洗完了還是老樣子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