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勐卡到果敢老街的直線距離其實也就300公裡,但由于橫跨三個勢力範圍,穿越難度很大。
再加上路況不佳,能在三天内到達就已經算不錯了,而後,林河還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熟悉情況,展開偵查,15天的時間,還是相當緊的。
林河仔細思考了幾分鐘,似乎是在腦子裡過了一遍路線,随後,他開口回答道:
“12天就可以了,15天可以,3天時間,防止出意外。”
“那就按這個計劃執行。石大凱,晚點你給林河做詳細的任務簡報,我們現在繼續讨論撤離行動計劃”
(本章完)
165.第162章
失敗的任務
第162章
失敗的任務
确定了探親任務的計劃,東風兵團核心組的所有成員立刻動了起來。
雖然林河需要執行偵察任務,但實際上,他肯定也不能立刻出發。
原因很簡單,這次的偵察,是一次正兒八經的僞裝偵察,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講,其實更貼近于警方所使用的“偵查”手段。
不是要簡單地去看,而是要根據看到的情況去分析、去思考,最終得到一個相對準确的現場情況報告。
這不是不經學習就能掌握的技能,陳沉必須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去給他講清楚基本的原則。
他采取的“教育方法”還是跟之前訓練李幫、石大凱等人一樣,選擇強相關的、馬上就能使用的關鍵部分去講。
坐在作戰指揮室裡,陳沉一本正經地給林河講着課,而其他沒有太多緊急事務的其他隊員也坐在一旁蹭課。
能多學一點就多學一點,現在用不上,但技多不壓身,以後總有能用得上的時候。
“.所以綜合來講,我們這次的偵察行動,其實可以看作是一次案件中的現場視察行動。”
“因此,我們也需要遵守視察行動中的幾個基本原則、幾個基本方法。”
“首先是核心指導思想部分,我們用偉人的一句話來表述:去僞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裡、由此及彼。”
“我們要将所有信息按照七何要素進行分類,剔除虛假的信息,隻選取對我們有用的信息。”
“假設:以鮑啟家人撤離行動為例,偵察中我們需要搞清楚以下幾點。”
“何事?撤離的具體方案、路線;何時?什麼時候進行撤離;何地?撤離目标的當前位置、撤離點關鍵位置、突發情況下的隐蔽位置;何物?使用何種裝備、何種工具;何情?敵人狀況如何,會以何種形式阻礙我們的撤離;何因?敵方阻礙行動的動因是什麼,在動因上是否具備突破點;何人?敵人到底有哪些,安排了什麼樣的兵力?”
“搞清楚這幾點,我們就能基本制定出我們這次行動的計劃了。”
說到這裡,陳沉稍微喝了一口水,随後繼續說道:
“接下來,我們要講的就是怎麼從細節上去得到我們所需要的信息。”
“那麼我們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即,調查訪問,現場勘察,廣布線人。”
“首先,我們從現場勘察講起。”
“現場勘察可以說是一切偵查工作的起點,我們必須要通過以下幾個點,來獲取我們所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