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10頁)

“他們不會上鈎,這個時間點太敏感了,大家都是驚弓之鳥。”

“那就是徹底沒辦法?那我們到底.怎麼去執行斬首?”

陳沉靠倒在沙發上,攤手說道:

“其實沒辦法。”

“打仗打的不僅是裝備,更重要的還是信息。”

“現在的我們最缺的,其實也就是信息。”

“我提出斬首的方案,并不是因為我有把握能做到,而是在當前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去做。”

“但有沒有機會,是另一回事。”

“說實話,我覺得對方不會給機會的――他們有可能跟我們一樣,發起對第七旅、或者對756旅的斬首行動,可即使我們能将計就計打掉他們外圍的作戰小組,也傷及不到他們的根基。”

“相反,還可能讓他們更加警惕,徹底毀滅掉那一絲絲的機會。”

“那我們就.隻能等着?看有沒有新的機會出現?”

“沒錯,隻能等着。”

陳沉的話一出口,石大凱也沉默下來。

他左思右想,确實找不出暗影兵團的任何破綻,也想不到能逼他們現身的方法。

“之前應該先不打邦隆的。”

他若有所思地說道。

“這哪裡預料得到?我們打邦隆的時候,可不知道佤邦那邊那麼快就要下那麼大一盤棋。”

“人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要學會接受事情的變化。”

陳沉的神态平靜,語氣也很放松,似乎眼前的“困境”對他來說不值一提。

看着陳沉的表情,石大凱突然覺得自己的心裡有種東西也發生了變化。

他其實一直是個悲觀主義者,這一點是絕對不需要懷疑的。

而作為悲觀主義者,最典型的特征其實不是“悲觀”本身,而是所謂的“控制欲”。

他希望把所有的事情都控制在自己手裡,希望所有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意願前進,如果一件事情有出現風險的可能,那他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把風險的根源消除。

這是矛盾的,因為他選擇的“消除風險”的方案,往往會顯得非常激進。

但是,這又是不矛盾的。

因為無論再激進的方案,在本質上都是因為那種無法被抹除的悲觀導緻的。

在很長時間裡,他覺得自己跟陳沉、這個帶領自己一路走來的長官很像。

無論是行事的方式,還是判斷事情的方向都驚人地一緻,這讓他以為陳沉也是個悲觀主義者。

可今天.他卻恍然發現,原來不是這樣。

陳沉隻是謹慎,徹頭徹尾的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