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什麼?
這叫轉移矛盾。
緬軍和聯軍的沖突,一下子就變成了“兄弟阋牆”,打是可以打的,打打談談更是應該的,以前打了那麼多次、談了那麼多次,最終不都平平淡淡地解決了嗎?
我們何時打過這麼大的仗,何時不留餘地到這種程度啊?
到底是誰在其中作梗?
毫無疑問,暗影兵團。
共識就這樣建立了起來,于是,在聯軍有意的擴散之下,暗影兵團的風評降到了最低點,甚至低到原本關系密切的軍方也壓不住,被迫進行冷處理的程度。
都還沒正式開始、僅僅是試行中的imet計劃被終止,作戰指揮權-――或者說參謀權被收回,就連暗影兵團本來就已經空無一人的大樓,都又被象征性地查封了一次。
局勢可以說是一片大好,而就在這一片大好的局勢中,陳沉放出了最後一道撒手锏。
他借聯軍之口公開了某些“經過删減的真相”,曝光了暗影兵團以“傭兵團”的名義腐化緬軍官、幹涉蒲北政局的罪行。
尤其是此前關注度頗高的“邦隆沖突”,也被說成了是暗影兵團幹涉果敢問題、悍然支持白所成一幹政變軍奪權,最終引來了同盟軍的報複。
――
沒錯,彭德仁親自出來站台。
他正愁這鍋沒地方甩,畢竟在很多人看來,白所成到底也算自己人,同盟軍跟他的内鬥赢雖然赢了,但也不是那麼光彩的。
而現在,剛剛犯瞌睡,枕頭就墊到了腦袋底下,真的是沒有比這更舒服的了.
這個爆炸性的新聞一公開,暗影兵團算是陷入死局了。
他們本來大概是想做棋手的,但最後卻變成了所有人心裡的籌碼。
大家都在衡量,要用多大的力量幹掉這支兵團,才能在後續的和平談判中起碼不虧。
而這個衡量的結果則是
如果所有人都想幹掉暗影兵團,那景棟的所有人都不會虧。
至此,第一波真正的“反水”終于出現。
而表現形式則是,東風兵團第一次拿到了暗影兵團藏身點的确切情報。
勐卡,東風兵團别墅指揮室裡,陳沉一邊把手裡厚厚的一沓照片貼到白闆上,一邊開口介紹道:
“這一次我們拿到的情報相當詳細,不僅有照片、地圖,甚至還有關于對方行動規律的監控報告,以及可能存在的撤離路線的推測。”
“可以說,我們前期所做的工作還是相當有效的。”
“不管當前緬官方對暗影兵團是怎麼樣的态度,至少目前來看,他們已經失去了民心。”
“這說明,民衆在絕大多時候是短視的,或者應該叫‘踏實’的。”
“他們看不到太遠的東西,但他們非常清楚自己做什麼會死、做什麼能活。”
“還是那句話,景棟離美國太遠,離勐卡太近。”
“暗影兵團試圖依托景棟去執行的一系列計劃毫無疑問是失敗了,而且是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