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計劃,這批防彈衣中500件将交付給第七旅,1500件交付給756旅,這兩方都沒辦法用現金支付,我們已經談好了,我們已經談好了易貨貿易合同,第七旅用礦石支付,756旅用木材支付。”
“支付周期為12個月,采購合同總價1200萬美元,易貨合同總價1600萬美元,折現”
“不用彙報那麼多1
陳沉打斷了徐友,繼續問道:
“除防彈衣之外,各類攜行具、服裝、鞋帽、頭盔,能到位嗎?”
“已經到位了,目前有6000套正在勐拉清關,3000套已經運往景棟。”
“作戰口糧呢?單兵作戰食品呢?”
“已經運到,目前由756旅統一管理。”
聽到這裡,陳沉微微點了點頭。
之前交代徐友去做的所有事情基本都已經做完,整個聯軍的“軟實力建設”已經拉到了頂峰。
理論上說,這支隊伍的戰鬥力下限已經被鎖死,基本不會再出現因為防護裝備不足、補給不足而在第一次對抗中全面潰敗的崩塌性後果。
這就讓東風兵團有了一個相對安全的作戰環境――至少,陳沉不用擔心自己出去一趟,家就被偷掉的情況了。
哪怕756旅要敗,他們也一定能扛住一段時間。
那麼在這段時間裡,東風兵團無論是幫還是撤,都有了閃轉騰挪的空間。
但僅僅這樣還是不夠的,因為陳沉需要的,是把505旅徹底打服。
于是,在稍稍思索後,他立刻提出了自己新的命令。
“之前的事情你辦的不錯,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在受到嚴重制裁的情況下,我們不能把戰事繼續往後拖了。”
“我們必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内發起戰鬥,這個盡可能短的時間,我指的是兩周。”
“這兩周時間内,我們必須完成新一輪的裝備補充計劃。”
“所以,你需要做的事情是這樣的。”
“第一,按照我向你提供的信息,給北邊一個叫新餘國科的公司發出詢價函,向他們采購一批民用增雨火箭彈。”
“價格上不用太斤斤計較,隻要他們出貨,我們就照單全收。”
“今年北邊氣候濕潤,各地都有大暴雨,增雨器材滞銷嚴重,他們迫切需要消化掉多餘産能,處理掉積壓産品。”
“這是我們的機會,?靡歡ㄒ?把握祝”
“按照前期調研結果,一發增雨火箭彈的價格大概在2000到3000rmb之間,折合成美金,就是300到400美金。”
“我們先下個一萬發的訂單-――他們應該是有的,因為他們一年的産能有接近10萬發,這點東西不可能拿不出來。”
“當然,如果萬一他們不夠的話,還有兩家公司,分别叫中天火箭、西安慶華,也是有同類産品出售的。”
“但是,後兩家沒有出口記錄,可能稍微會比較難談,這就要你想辦法去搞定了。”
“明白1
徐友立刻點頭,而陳沉則繼續說了下去。
“搞定火箭彈之後,我們還需要對火箭彈彈頭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