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10頁)

陳沉開口問道。

從戰鬥開始到結束隻花了30秒時間,攻方全軍覆沒。

陳沉看了五分鐘,攻方打了9次,強度拉滿,根本不給複盤和總結的時間。

甚至都不需要通過小魚,老豬發動人脈,在大其力附近都找到了6個有豐富飛行經驗的傭兵,等飛機一到位,他們立刻就可以同時就位。

cqb的教官就是大鳥,看到陳沉走過來,他啪的一聲就是一個立正,假肢碰得邦邦響。

站在一旁的教官倒是一臉淡定,隻是簡單指出問題後,便命令攻方歸位重新開始組織進攻。

勐卡營地内是搭建了大規模的cqb設施的,而且為了适應東風兵團的作戰環境,整個cqb模塊被分成了總共五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是不同的建築特征。

聽到陳沉的話,大鳥嘿嘿一笑,随後回答道:

“團長,我是與時俱進。”

“現在我們都叫長官、首長,對你肯定也不能例外。”

“情況還可以,訓練的成果還是有的,但是說實話,現在的新兵匠氣太重,靈活性不夠。”

“我還在想辦法-――後續可能要帶他們出去打一打,找找感覺。”

這确實是一個問題。

要知道,這一批新兵基本都是從北邊招過來的,而在這個時間點退役的兵,基本上都有一個特征。

那就是:

他們所有的訓練,都是為了“大規模作戰”準備的。

他們不需要去學什麼太過精細化的近距離格鬥戰術,而是更側重于大規模集團化作戰。

在這種情況下,士兵作戰的重點就不是怎麼去發揮自己的靈活性、主動性,而是最大程度提高服從性,當好戰場上的一顆螺絲釘。

他們的戰術動作更偏向于“一闆一眼”的固定步驟,而cqb卻是最忌諱一闆一眼的戰鬥場景,他們一時間适應不了,倒是也很正常。

要改變這樣的狀況,就必須依靠高強度的訓練。

所謂的肌肉記憶訓練,就是方法之一。

當年陳沉轉到特戰的時候,也是經過了這種流程的。

――

不過,真正改變了他的思維的,是另一種練法,也就是所謂的模塊d練法。

這玩意兒脫胎于美國陸軍特種部隊sfqc課程,其核心思想是通過廣泛的試錯和自由決策讓士兵充分理解特種作戰的任務計劃、任務執行流程,并通過實際演習反複加強效果,不間斷給予正反饋,最終達到快速轉變作戰思想的目的。

用簡單的語言來表述,這套練法的核心其實隻有一個,那就是,自由發揮。

陳沉在參與這套訓練的時候,ai的概念還并不成熟,但現在回過頭來看,模塊d的訓練其實就是把人當成ai,不預設任何戰術,不給予任何指引,在基本的技能、基本的理論已經成熟之後,把扔人往戰場一丢,讓他們自由發揮。

這樣一來,所有參訓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會被釋放到最大,對戰術的理解,也會從“命令和規則”,快速上升到“原理和選擇”的級别。

而現在,自己這些新兵,很顯然已經達到了執行模塊d練法的标準。

于是,陳沉果斷開口,對大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