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明顯,林明賢真的不擅長打仗,對所謂的“戰略縱深”也沒有任何概念。
距離勐拉軍最外圍的反坦克陣地隻剩下1公裡,距離主陣地也隻剩下2.5公裡。
此時,他們距離南坂還有8公裡,第二個炮兵陣地迅速被部署,包括sh-3、m56榴彈炮、107火箭彈在内的中間火力裝備完成了部署,兩百名第七旅士兵留在了這裡,配合兩個東風兵團作戰小組,負責操作裝備、保衛陣地。
“明白1
“現在通報敵反坦克陣地位置,坐标是”
“敵方埋設的地雷集中在勐拉公路沿線、距離南坂陣地兩公裡處。”
“戰壕基本挖掘完畢了,深度.非常淺,感覺也就一米二左右,隻到腰部。”
事實上,這樣的操作可以說是兵家大忌。
遠處,南坂陣地的燈火已經隐約可見,陳沉不動如山地坐在指揮車内,不斷下達着新的命令。
現代戰争,打的就是信息。
雖然在精确度和效率上有所降低,但至少,他可以通過“d1”“b2”之類的命名快速指揮,而不用再用方位詞和标志物來籠統概括。
大部隊沒有在這裡遇到任何阻礙,陳沉提前部署的突擊艇完全沒有派上用場,但陳沉也沒有把它撤走,而是在仔細考慮之後,調走了原本打算布置在這裡的一??第七旅步兵連,隻留下兩個步兵排和一個東風兵團作戰小組依托突擊艇防守,建立炮兵陣地,其他兵力則全部繼續調往南坂。
勐拉軍陣地的布防情況毫無遺漏地被傳遞到了陳沉的手中,他不斷在作戰地圖上做着記錄,這一刻,他無比迫切地感受到中央指揮系統的重要性。
如果自己手裡能有上次打的mpri所使用的那種東西,現在他就可以通過數據鍊把敵人信息全部同步到所有作戰單位的pda上,将所有戰場迷霧全部驅散,讓己方的作戰變成一邊倒的透明态勢。
他下令大部隊停止前進,由坦克和東風兵團尖兵前出偵察清障。
“火炮1車、2車,持續壓制敵方陣地,創造突擊條件。”
“我已經識别到敵方高價值火力點,現在通報位置和參照物信息”
這本來應該是勐拉和勐卡、景棟之間的交通要道,如果是陳沉擔任勐拉軍總指揮的話,他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這個點位,控制住水道,并依托水道截斷交通線,盡可能阻截來自各方的進攻,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步兵已經開始進入戰壕,人員排布相當密集”
“距離交戰區4公裡,做好準備1
“總共三條戰壕,東西走向,長度不超過600米。”
“做好準備,得到命令後使用增雨火箭彈進行初步排雷。”
後勤線上的防守嚴重不足,關鍵炮兵陣地極度空虛,如果勐拉有一支突擊小隊繞過主幹道、穿過叢林向塔坪炮兵陣地發起進攻的話,己方就要面臨後院着火的危局。
明明就在兩天之前,自己跟東風兵團、跟聯軍還是完完全全和睦相處的狀态,但在兩天在之後,對方居然都已經大軍壓境了!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真的隻是因為那一次的刺殺嗎?還是說,實際上雙方的結局早就已經注定了?
沒錯,一定是這樣的。
不然的話,對方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組織起這麼大規模的進攻?
他們的速度甚至快到自己連陣地都來不及準備,連戰壕都是倉促挖成的!
想到這裡,林明賢下意識地揉了揉有些酸痛的手臂。
他本來隻是為了做個樣子、鼓舞士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