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終究是慢了一步,大量步兵已經在重火力的掩護下跨過了怒江,開始對戶裡陣地上的同盟軍發起進攻,局勢一度呈現出一邊倒的形勢。
到來的當然是東風兵團的突擊組,就在3分鐘之前,他們的突擊車隊經邦隆越過曼哈卡頓,沿小路到達了戶裡附近,而在他們到達前1個小時,克欽軍的渡河行動就已經展開。
沒有懸崖峭壁,沒有海拔超過兩百米的山峰,在這種情況下,哪怕對方的野馬采用俯沖攻擊的方式,對地高度也不會低于500米!
但是,陳沉沒有别的選擇,他隻能賭一把。
“注意隐藏反坦克陣地,尋機對敵裝甲車進行打擊。”
他聲嘶力竭地喊着撤退,但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在他發現問題的同時,始終占據制高點的偵查組,也早就已經發現了問題。
就在陳沉還在緊張地往毒刺導彈的發射裝置上安裝電池和冷卻單元時,他的耳機裡已經再一次傳來了偵察組的報告。
“發現戰機,敵方渡河步兵聚集在河灘位置,可以使用榴彈、迫擊炮進行打擊。”
還沒等陳沉回答,1、2組帶隊的李幫已經立刻做出了反應。
透過樹林間的縫隙,陳沉看到河灘上迅速炸開了一連串的火花,很顯然,是李幫的mm-1開火了。
這把榴彈發射器在大規模戰鬥中威力不算大、彈容量更是少得可憐,但在克欽軍都密集擁擠在河灘上的情況下,這一輪榴彈打擊可以說是收獲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果!
所有人開始四散逃命,這一刻,真正應該屬于克欽軍的戰鬥素質終于展露出來了。
裝備優勢下那種“有組織、有幾率”的僞裝完全被撕碎,一線指揮官開始喪失對士兵的控制,他們雖然仍然在“作戰”,但卻絕對不是以指揮員希望看到的方式在作戰!
那些士兵盲目地、基于本能地向有掩體的河邊樹林跑去,但他們逃竄的方向,跟他們真正應該前進的進攻方向是完全相反的!
而這也就導緻,他們喪失了最好的建立搶灘陣地的機會!
原本已經被壓得退出陣地的同盟軍在李幫的帶領下重新回到了塹壕裡,依靠着人數的優勢,他們對還沒來得及撤退的少量克欽士兵完成了一輪清掃,李幫手裡的aa-12再一次發揮了奇效,他身穿重甲、手裡端着連發霰彈槍,像是一個裝甲戰士一樣頂在前面,将試圖抵抗的克欽軍士兵全部掃倒在地。
“對面有防彈衣!而且穿着率不低1
李幫在無線電裡大喊,但此時,陳沉已經沒有精力去關注這個“小問題”了。
因為,在他終于完成電池安裝,準備往上裝冷卻單元的同時,偵察組已經發出了最終警告。
“敵機飛回!注意隐蔽1
“位置東偏北20度1
來不及多想,陳沉迅速裝好了冷卻單元,扔掉了發射筒封蓋。
他猶豫了一瞬要不要裝上敵我識别模塊,但随即又發現,這根本沒有任何必要。
展開瞄具、45度角瞄準天空、朝着偵察組指明的方向、安靜等待。
這一瞬間,整個戰場仿佛陷入了停滞。
至少在東風兵團這邊,戰場确實是停滞的。
沒有任何人選擇繼續開槍,而是在無線電的指引下、在一線指揮員的帶領下全部開始尋找掩體。
塹壕不一定是完全可靠的,擁擠在戰壕裡,隻會給天上的飛機白白送人頭。
所以,絕大多數的第七旅私兵都按照指示向南分散,撲進了樹叢裡、土堆後。
然而,與東風兵團沒有建立無線電聯系的同盟軍卻完全沒來得及反應,他們同樣收到了李幫的警告,可他們卻選擇了原地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