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不用管,出了事情我兜着1
另一邊,大浪速山頭。
東風兵團的處境已經變得無比艱難,當然,這種艱難并不是因為克欽那邊毫無準頭的炮擊,而是因為他們毫無花哨、就那麼層層疊疊推上來的步兵!
實話實說,在叢林之中,如果東風兵團有閃轉騰挪的餘地,那無論如何,哪怕再來兩千個人,陳沉也自認可以處理得遊刃有餘。
己方的人數越少,優勢反而越大。
時間充足、彈藥充足的話,這十幾個人甚至可能把兩千個人硬磨磨死。
但問題是,現在的東方兵團還真就沒有餘地。
要麼,就竄入叢林之中遁走。
要麼,就隻能在大浪速山頭附近狹窄的範圍内死扛。
前者很安全,但那意味着己方必須放棄這兩架直升機。
而這兩架直升機,在之後的戰鬥中可能發揮的作用将是無可取代的。
什麼?你說不要了,讓老大哥重新來兩架?
可他媽快别開玩笑了,現在時間才2011年,不是2022年!
要真是十年以後,這倆米-8沒了就沒了,正是要建立海外存在、建立對外影響力的時候,為了重大戰略目标,搞幾架直升機過來也不算出格。
可是,現在是2011年。
這個時間節點上,北邊那是内憂外患,孤立無援。
很多想做、并且有能力做的事情,還真就不能去做!
所以,陳沉從始到終都沒有對“大裝備出口”抱有太大希望,尤其是沒有對“空中大裝備”出口抱有希望。
聯軍手裡的這點東西,就是最後的家底。
這次打沒了,哪怕北邊的意願再強,短時間内也不可能補充到位,這就是不可改變的客觀規律。
所以,沒有到最後時刻,陳沉絕不打算提前撤走。
但,對方攻擊的堅決程度、以及戰法的高明程度,卻都超過了陳沉的預期。
沒有什麼花裡胡哨的戰術,就是一個字,推。
炮兵掩護下,第一個作戰團數百人形成松散防線從三個方向包圍大浪速山頭,見到人就打,發現哪裡交火就往哪裡聚集。
而第二個作戰團則押後掩護,主要發現第一條鋒線有被攻破的可能,他們就會立刻沖上去填補缺口。
東風兵團沒有任何便宜可占,隻能跟他們硬碰硬地玩排隊槍斃。
當然,哪怕是在排隊槍斃這種戰術上,東風兵團的實力也遠在他們之上。
在行進的初期,克欽軍團的傷亡非常大,甚至東風兵團一個小隊兩三個人,就能把鋒線一個節點上十幾個人打得全軍覆沒,形成突圍缺口。
但,随着後備力量的迅速補充,這樣的缺口也迅速被填補。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對方的包圍圈越來越小,鋒線上的兵力排布也從稀疏變得密集,東風兵團失去了大部分閃轉騰挪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