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第6頁)

“.如果以cia的三個安全屋作為起點的話我們應該能撐一段時間1

李幫瞬間就理解了陳沉話裡的深意,而其他人也是一副了然的神态。

“那就這麼決定了。”

陳沉微微一笑,繼續說道:

“我們需要調整我們的作戰計劃、作戰方向。”

“我們得把面具重新戴起來。”

“從現在開始,我們不是東風兵團、也不是修羅兵團。”

“我們沒有名字,就是一支不知道從哪來的jd分子。”

“我們的襲擊目标隻有一個,就是cia。”

“隻要發現他們的蹤迹,我們就直接打過去。”

“沒有線索的時候,我們就躲起來。”

“什麼時候真的躲不下去了,我們再動用北邊的資源,直接跑路去叙利亞。”

“報仇.這件事情确實不是那麼好做的,畢竟兇手都沒抓到。”

“但是,反正cia就在那裡,打他們,也是一樣的”

(本章完)

第450章

增壓計劃

第450章

增壓計劃

确定作戰方向,陳沉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攻擊位置進行人工偵察,收集humint(人工情報)。

這件事情并不能直接交給情報部門去做,因為情報部門的偵察側重點,跟行動部門、或者說攻擊組的偵察側重點是不同的。

很簡單的道理,一個情報人員可能會更着重去觀察一個攻擊點位的監控和監視哨位,而攻擊組注重的,就是防守力量本身。

也許敵人會在目标點附近部署多個暗哨,但隻要這些暗哨不能形成火力上的支援點,攻擊組都不會過于關注。

這一點,全世界的情報機構都是一樣的。

還是以cia為例,在一次由cia主導的攻擊行動中,cia在完成前期的背景調查之後,大部分的偵察工作也會交給ciasad下屬的pmo(準軍事特工)去進行。

這些pmo在完成初步的進攻型偵察工作之後,會繼續将行動前的最終偵察任務交給具體的執行小組,無論是借調過來的socom啦、遊騎兵啦、綠色貝雷帽啦,都要親自完成最後的評估,确定任務能否執行。

所以,按照這個邏輯,在前期的背景信息已經基本準備妥當的情況下,東風兵團自己也仍然要親臨一線,去做一做“任務可行性評估”。

這項工作的風險性其實是不大的,畢竟伊斯坦布爾是一??旅遊城市,整個城區裡到處都是遊客,别說你cia僞裝成平民建築的安全屋了,就連守衛森嚴的市政廳,每年都有一大批遊客頂着安保人員的槍口去打卡拍照。

隻要做的不是那麼過分、隻要前期沒有暴露身份,一般來說,抵近偵察任務很難引起特别的注意。

吳聰提供的幾個安全屋的位置相當分散,按照遊客的邏輯,基本上沒辦法在一天之内完成偵察。

“di、dt人員――也就是情報、技術人員大概分别有10人左右,其中至少有3個已經确定身份的,是ciasad下屬的pag人員,這三個人是高政治宣傳的,基本上我們不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