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也就在這時,撤離的指令到了。
一行人迅速收拾起裝備,開始沿預定路線撤離。
兩個小時後,衆人回到了阿勒頗,而蘇海爾早就已經在作戰指揮室裡等着了。
從他的表情裡,陳沉已經到了事情比自己想象的還要複雜。
而果然,在指揮室的門關上之後,蘇海爾的第一句話,就讓陳沉直接愣在了原地。
“我們已經查到了有關這次襲擊者的線索。”
“是誰?”
陳沉立刻問道。
“伊拉克納克什班迪教團軍。”
“???你确定?1
陳沉瞪大了眼睛,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蘇海爾會說出這麼一個名字!
所謂的納克什班迪教團軍實際上是一支活躍在伊拉克西部和中部的“武裝組織”,之所以不稱他們為“jd組織”,是因為他們的前身其實就是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
他們是一群“喪國者”,在薩達姆政府下台之後一直以各種形式反抗美國扶持的傀儡政府,也确實制造了相當多次的“類恐怖襲擊”,甚至在後期,他們還與isis合作,在摩蘇爾、薩拉赫丁附近大肆攻城略地。
但問題是,這個組織的理念跟isis其實還是有本質區别的,他們的矛盾沖突也始終存在,等isis正式發展壯大之後,二者也完成了切割,最終分道揚镳。
本質上講,他們的目标其實隻有一個,那就是“複國”。
他們的所有行動都是以這個大目标為前提,也從未插手過與此無關的事務。
這也就決定了,他們的活動區域,基本上是僅限于伊拉克境内的。
可現在,蘇海爾卻言之鑿鑿地說,這一次的襲擊是由他們發起的?
證據呢?
“證據呢?”
陳沉緊接着問道。
蘇海爾遞給陳沉一沓照片,上面全方位地記錄了被摧毀的炮陣的細節。
陳沉一眼就看到了蘇海爾想讓他看到的東西――一批m4a1突擊步槍。
具體的說,重點不是在槍,而是在上面的瞄具。
anpeq-5激光瞄準器。
這玩意兒可以說相當常見,美國大片裡到處亂射的綠色激光絕大部分都是從這東西裡發射出來的。
但是,如果放在中東、挂載在m4a1上,那它又具有了相當特别的意義。
絕大多數時候,會使用它的隊伍隻有一個。
綠色貝雷帽,或者他們指導下成立的伊拉克第36突擊營。
陳沉瞬間明白過來,于是開口問道:
“這批武器被跟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