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第3頁)

無人機操作員立刻回答,在他的操控下,挂載了電子幹擾吊艙的彩虹2号緩慢向作戰區域靠攏,高度不斷下降,并逐漸藏進了叙利亞東北部的群山之中。

至此,空中的所有作戰單位都已經完成了準備。

而就在這時,蘇海爾那邊也傳來了新的回複。

“雷達已經開機,偵測到敵方回波信号。”

“數據更新,坐标以下發。”

随着蘇海爾的話音落下,短暫停頓後,指揮部的大屏上也立刻刷新出了敵方戰機所在的最新位置。

不過很快,老舊的雷達便已經被對方的電子戰飛機鎖定,僅僅十幾秒之後,雷達屏幕上便已經是一片雪花。

“雜波注入了,雷達失效。”

蘇海爾憤恨地拍了一下桌子,陳沉面沉如水,轉向伊凡問道:

“對方在空中有預警機?”

“不像。”

伊凡搖搖頭,回答道:

“幹擾強度存在波動,功率不夠。”

“這不是專業的電子戰飛機,不是預警機,也不是ea-18g。”

  

  “他們應該是跟我們一樣,使用了挂載電子吊艙的無人偵察機。”

“這是個好消息,對方的電子戰能力并不強,電磁幹擾半徑應該在150公裡以内。”

“我們仍然有機會鎖定對方的位置-――雷達輪流開機,執行改頻抗幹擾策略1

“明白!切換頻率1

“接收到對方飛行器雷達回波信号,數據已更新。”

收到伊凡的命令後,蘇海爾立刻将命令傳達給前線的雷達部隊。

這中間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時間損失,但在命令開始執行之後,改頻策略的作用也立刻體現了出來。

哪怕叙利亞方面使用的雷達再怎麼落後,到了這個年代,雷達改頻也不再是像過去某個國家的志願軍那樣使用麻繩拉鐵罐的人工操作了。

電氣化、數字化、機械化控制之下,雷達改頻的時間間隔已經從幾分鐘降低到了幾秒鐘之内。

而就是這幾秒鐘的時間,為雷達偵測窗口赢得了寶貴的機會。

對方使用的确實不是大功率的專業電子對抗飛機,在功率有限、算力有限的前提下,每一次發生雷達改頻,對方都需要至少幾秒的時間重新鎖定雷達頻率。

而在鎖定頻率、完成雜波注入的這段時間内,叙利亞政府軍的雷達可以清晰地偵測到空中的目标!

雷達屏幕上開始間歇性地出現閃爍的光點,那光點所代表着的,就是對方兩架戰鬥機所在的位置。

從地圖上看,敵方的戰機已經接近了預定作戰區域,如果說叙利亞方面要發起進攻,現在就是最後的時機!

“數據傳輸穩定,目标清晰1

“敵方位置已鎖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