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100公裡範圍内,能确定百分之八十。”
林河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份簡陋的地圖,地圖上用紅筆密密麻麻地圈注着标記。
“這些标記都是無人機跟蹤後輸出的結果,準确率很高。”
“但是,這份地圖是有時效性的,我們不能保證他們在未來一段時間内不進行轉移。”
“所以,如果要抓的話,我們得盡快動手”
“沒必要。”
李幫打斷了林河的話,随後解釋道:
“我們的任務不是搜捕jd分子頭目,隻是阻止他們在拉卡省的擴張趨勢。”
“很明顯,現在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大半了,要不要再去抓人,得讓老大來決定。”
“你先帶隊去清理戰場,甄别出高價值目标,從他們那裡,說不定我們能拿到更多情報。”
“明白。”
林河立刻回答,随後轉身離去。
看着他的背影,李幫長長舒了一口氣。
事實上,對于這樣的結果,他也是心有不甘的。
不僅僅沒能一次性全殲敵人,連俘虜人數的比例都相當校
更扯淡的是,在己方此前已經定位到對方指揮中心的前提下,最終居然還讓他們的總指揮給跑了。
不得不說,客場作戰的劣勢就在這裡,你永遠不可能精确地、如臂指使地調動一支你不熟悉、也沒有完全掌握的部隊。
如果這次動手的是東風兵團的主力、如果老豬準備的那支百人預備隊能提前到達叙利亞,那李幫完全有信心,别說一個指揮官了,整個isis的四千人,能跑出去400個,都算是他們腿腳快。
可惜了.――
不過,從另一方面講,哪怕他再不甘,他也沒有忘記去權衡利弊、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這是在無數次戰鬥和決策、在陳沉耳濡目染之下才終于學會的東西。
而能叫停追擊、要求林河的小組協助鞏固防守,也意味着他終于成長為了一??可以真正帶領隊伍的“指揮官”。
在簡單部署完防守任務之後,李幫迅速投入到了戰後的各種收尾工作中去。
轉運傷員、甄别高價值目标、收繳武器、彙總情報、甚至是焚燒屍體、組織防疫消殺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他來決策,而他做的也确實很不錯。
在戰鬥結束4個小時後,當陳沉确定空域安全、乘坐直升機趕到艾哈希裡時,一座功能相對完善的臨時營地已經被建立起來。
“幹得不錯1
見到李幫後,陳沉第一句話就表達了肯定。
緊接着,還沒等李幫回答,陳沉繼續問道:
“我們的人怎麼樣?有沒有受傷的?”
很明顯,陳沉這句“我們的人”,就是指的狹義的東風兵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