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10頁)

  湧江險惡,水流湍急,而且江中多有水怪和兇猛大魚,因此各個村落的村民往往選擇在同一天一起前往鑲龍城,人多彼此方便照應。

  江邊停滿了竹筏,遠處還有竹筏駛來,過了不久,這裡便聚集了百十個竹筏。

  瞎子取出幾炷香,迎風點燃了,插在江邊,其他村民紛紛上前,在江邊插了一炷炷香,江邊香霧缭繞,随着微風飄向江心。

  突然,有人高聲喊着嘹亮的号子,接着更多的人一起在江邊高聲做歌,這是一首江歌,唱的是祭江神。

  “與女遊兮九河,沖風起兮水揚波;

  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骖螭;

  登昆侖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

  日将暮兮怅忘歸,惟極浦兮寤懷;

  ……”

  古老的語調在鼻腔和咽喉中回轉,諸多村民一起吟唱,聲音悠揚而壯烈,這場面有一種讓秦牧莫名的感動。

  突然前方水面分開,一隻隻龐然大物從水底露出頭。

  從水底出現的是一頭頭水中巨獸,青色的背,長着四隻巨大的蹼,像是魚鳍,它們的頭與魚頭仿佛,但卻有着長長的鼻子,仿佛長矛一般。

  一頭頭水中巨獸頭顱揚起,像是一堵小山丘,鼻子湊到江岸邊的香前,用力一吸,岸邊一炷炷香飛速燃燒,煙氣進入巨獸的鼻腔中。

  這些巨獸閉上眼睛,過了片刻張口吐出一個大煙圈,似乎很是享受。

  岸邊的村民趁機将牛車驅到巨獸長長的青背上,秦牧見狀,也連忙驅車來到一頭巨獸背部,司婆婆取出一大塊早就準備好的肉丢進水中,那頭巨獸将那塊肉吃了,發出“哤”的一聲長鳴,然後四蹼遊動,背負牛車和車上的三人向下遊而去。

  他們身後,一頭頭青背巨獸發出長長的鳴叫,江中一聲聲叫聲此起彼伏,伴随着村民們高低抑揚起伏頓挫的吟唱,巨獸們馱着他們向上遊駛去。

  “這是湧江中獨有的異獸,叫做負江。”

  司婆婆道:“負江是沿江居住的村民心中的江神,喜歡香的煙氣,也喜歡吃牛肉,最喜歡的還是聽歌,贊美它們的歌。在江邊生活的人隻消點燃幾炷香便可以将它們引來,獻上牛肉,便可以讓負江帶着我們順流而下。路上負江若是餓了,須得再投些牛肉,否則它們就不幹了,将咱們扔進水裡。”

  秦牧啧啧稱奇。

  負江巨獸遊動速度很快,再加上順流而下,一路破浪而行,勁風撲面,甚至比在岸上的駿馬狂奔還要快許多。

  秦牧計算一下,以負江獸的速度,隻怕天黑之前便可以來到千裡之外的鑲龍城!

  湧江中,負江巨獸的叫聲高低起伏,兩岸青山也高低起伏,陽光從迎面照來,江面金波粼粼,金蛇亂舞。

  秦牧遠眺,突然覺得身心無比寬廣,仿佛這金江綠山藍天峽谷,悉數藏納胸中。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神奇的人們,神奇的江獸,盡管對于大墟外的人們來說這裡處處都是窮山惡水潑婦刁民,但對于秦牧來說,這裡就是他的家鄉!

  傍晚時分,太陽西落,秦牧看到江岸邊出現一個小小的船塢,一頭頭負江獸漸漸放慢速度,向那船塢遊去。

  司婆婆起身笑道:“鑲龍城快到了,牧兒,驅車下來,咱們盡快入城。”

  秦牧停好竹筏,驅車走上岸,回頭看去,隻見其他負江獸也紛紛靠岸,大墟中其他村莊的人們也趕下牛車馬車,紛紛向一個方向走去。

  牛車行了兩三裡地,爬上一個小山坡,前方是下坡路,秦牧跳下牛車打算牽穩大黃牛免得溜車,突然心頭微震,呆呆的看着前方。

  在這山坡下,一條大道直鋪前方,那裡是一座古樸雄偉的城池,城牆的四角有着粗達三十多丈高約一百六七十丈的石柱子,每一根石柱子上都有金色的神龍盤繞,應該雕琢而成,被鑲上金箔,因此金光燦燦!

  而這座城池的城樓也被打造成龍首形狀,城門便是龍口,城樓飛檐如同龍角,既是猙獰又是霸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