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與延康國師在天分上的差距,幾乎是一條天塹鴻溝!
“以青龍元氣來論,青龍元氣你們覺得真的是木屬性嗎?”
延康國師繼續耐着性子點撥道:“你們見過真正的青龍嗎?我見過,我所見的那頭青龍駕馭風雷,操控水火,可不單單是木屬性。何況什麼是木屬性?你抱一塊木頭啃兩口,便是木屬性了?不能因為青龍中有一個青字,便理所當然的認為青龍元氣是木屬性,倘若這麼以為,那就真的是榆木腦袋了。”
衆人又被打擊了一次,秦牧也有一種挫敗感。
即便是“家學淵源”的他,從小也理所當然的以為青龍元氣便是木屬性,不過現在想來,馬爺施展青龍元氣時并沒有木屬性的影子,而是風雷交加。
看來自己從前的認知的确有所偏差,沒有國師這樣的存在指點,隻怕便會形成認知誤區。
“五曜神藏其實有許多功法可以借鑒,有些便是專門開辟五曜神藏的戰力的。”
延康國師道:“五曜神藏的戰力,很是驚人,當然你們煉不成也沒關系,不影響你們破壁其他神藏,就是将來會弱了點。這一點的差距會在将來逐漸放大,修煉開辟的神藏越多,差距便越大。”
他在空中畫了兩個三角形,一個上面的角度小,一個上面的角度大,然後在三角形内部畫了六條平行直線,道:“這圖形的七條直線代表每個境界的實力,第二條線是五曜境界。五曜境界練不好,就像是這樣,第二條直線比别人小一點,第三條直線比别人短了更多。到了三角形的底部,便是神橋境界,那時你便比别人短了一大截,實力相差近半。對方想殺你,隻需要一兩招。”
他這個比喻很是直觀,讓人震撼。
兩個人,明明在靈胎境界五曜境界相差不多,但是修煉到神橋境界後差距卻這麼大,這一點很少有人想過,隻顧着提升自己的修為境界。
司芸香突然道:“國師的線是什麼線?你相比其他神橋境界的教主,你的角度有多大?”
延康國師随手在空中劃了一道直線,淡然道:“我就是這個。其他人無論修煉得有多強,角度都比我小。”
他敢于這麼說,是建立在他逆天的資質和悟性之上。
他幾乎沒有任何短闆。
别人是七條平行的線,而他則是七條相加的線,就是要比其他人更強。
“你們可以參考天錄樓中關于五曜神藏的功法,如玄琴老人所著的鎮星紀要,元空和尚所著的五行參鬥,還有衛國公寫的歲星五法,天策上将的兵紀五要。你們看過之後,便可以将五曜境界的根基打牢。”
他說的這幾人,都是當朝的一品大員,玄琴老人是個女子,身居太子太傅之職,元空和尚身居太尉之職,衛國公自然不必說,天策上将則是鼎鼎有名的秦家之主。
這幾人或者是世家出身,或者是名宿,都是修為達到神橋境界的教主級存在。
衆人連忙将這些功法的名字記下。
沈萬雲則有些矛盾,他本來打算這次曆練中便直接進入六合境界,而聽到國師這番話,他還是狠下心,繼續壓制境界,等到回到太學院,打牢根基之後再破六合壁。
秦牧怔然,突然想到大育天魔經中有些功法似乎是專門修煉五曜神藏的功法。
大育天魔經中的功法種類繁多,其中有不少功法看起來并不精妙,算不上頂級的功法,這些功法也往往被天魔教傳授給弟子。
大育天魔經中幾乎所有的功法神通都被傳了出去,并不敝帚自珍,隻是有些功法晦澀難懂,很容易練偏,所以背負着魔教之名。
秦牧原本對這些功法沒有深入研究,而現在經過延康國師的點撥,頓時醒悟過來,大育天魔經中看似片面獨立的功法,可不正是修煉的訣竅所在?
這些看似散亂并不強橫的功法,不僅包括五曜神藏的修煉之法,隻怕還有六合境界、七星境界甚至天人、生死、神橋的功法!
這些功法被天魔教的各堂堂主修習,傳給教衆,因此形成了三百六十堂!
秦牧先前将這些功法當成雞肋,并未融入到大一統功法之中,而現在延康國師或許是無心之言,卻給他指了條明路。
“霸體三丹功有功無法,有很大的不足之處,再加上大育天魔經,或者是一個完美的組合。”
秦牧興緻勃勃,立刻參悟五曜境界的修煉法門,這五種法門分别是鎮星君地侯真功,歲星君木侯真功,辰星君水侯真功,熒惑星君火侯真功,太白星君金侯真功。
過了不久,他便開始嘗試着将這五門真功融入到霸體三丹功的五曜境界功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