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中,近半的官員被告老還鄉,有些還很年輕,也是一件奇事。
這些被告老還鄉的官員,靈玉夏對他們并不放心,不能放他們出京,擔心他們會造反,因此變相囚禁在各自的府邸中,由大雷音寺和道門的和尚道士看守。而泰山王、天策上将等人還被關押在天牢中。
不知不覺到了天壇上,百官湧出,僧道近半各自站在台階左右,靈玉夏托着龍袍獨自拾級而上,畢恭畢敬,而太子妃等後宮則跪在台下。
台階很長,九百九十九道石階,靈玉夏走到天壇上,正要恭恭敬敬跪下,突然隻聽一個厚重的聲音道:“大雷音寺如來佛祖傳下法旨,請陛下接旨。”
一個僧人走出,寶相莊嚴,身後佛光成輪,手托如來法旨,來到靈玉夏面前。
靈玉夏連忙跪下接旨,恭恭敬敬道:“罪臣接世尊法旨。”
下面一衆前朝舊臣各自皺眉,低頭一言不發。其他官員中的僧人齊齊大誦佛音,腦後佛光萬丈,蔚為壯觀!
半空中天花亂墜,有神佛虛影浮現,異象紛呈,似乎是諸天神佛加持禮贊。
那僧人念罷如來法旨,無非是說延豐帝無道,天怒人怨,勉勵新皇兢兢業業恪守本分則諸天神佛降福降壽,天神庇佑。雲雲。
太子接旨。
又有一個道人走出,手捧道主法旨,道:“道門道主船下法旨,請陛下接旨。”
靈玉夏連忙再次跪下:“罪臣接道主法旨。”
文武官員中的道人也不甘示弱,各自擺弄元氣,弄出龍鳳呈祥各種異象,漫天飛舞。
道主的法旨也無非是勉勵新皇勤懇為民,操勞執政,不要弄什麼變法之類的雲雲。
太子接旨,起身,整了整衣衫,然後便要向天壇中心跪下,向天請罪。
這時,隻聽一個聲音遠遠傳來,朗聲道:“天聖教教主聖師親傳法旨,請陛下接旨!”
此言一出,天壇上下一片嘩然,紛紛向那聲音來處看去,而天壇下觀禮的各國使節,宗派教主門主宗主,紛紛也循聲看去。
靈玉夏幾步間來到天壇的階梯前,居高臨下,向下看去,隻見一位少年帶着兩個和尚一個道姑向天壇走來。那兩個和尚步履虛浮,而那道姑似乎也是有了身孕,身子有些不便。
秦牧面帶微笑,徑自向天壇走來,悠然道:“大雷音寺是聖地,道門是聖地,我天聖教也是聖地,靈玉夏,如來和道主沒來,你跪了他們的法旨,這次本教親自前來,還不跪迎?”
“天魔教主!”
突然秦牧身旁一個世家的宗主暴起,向秦牧痛下殺手,就在此時秦牧身邊一面大旗憑空出現,旗面一卷,擋住那位宗主的一擊,大旗展開,旗後是一個威武大漢背着劍匣,一道劍光飛出将那位宗主繳了腦袋。
那背着劍匣的大漢大旗卷動,提着那位宗主的腦袋消失,觀禮的人群中一具無頭屍體搖搖晃晃,仆倒下來。
秦牧不聞不問,繼續向前走去,又有侍衛想要出手,剛剛一動便見一面面大旗卷動,一位位天魔教的堂主、長老、督查使、天王紛紛現身,大旗飄揚,乍隐乍現,大旗隐去之時,地上多出了幾十具無頭屍體。
秦牧帶着國師和皇帝繼續前行,在他周圍不斷有旗面或隐或現,四周向他攻擊的人紛紛遭到襲殺,死于非命。
他們走過之處,留下了一地屍體,腦袋都不翼而飛。
秦牧走到天壇前,正要拾級而上,突然下方跪着的太子妃悍然出手,她剛剛一動,便變成一具屍體仆倒在地。
其他各國使節、世家宗主門派教主門主各自悚然,不敢再出手。天魔教,魔道第一聖地之威,他們早有耳聞,現在算是領教了。
“秀娘不要看。”延康國師向夫人道。
秦牧邁步走上天壇,一個高僧猛然暴喝:“天魔教主,等你多時了!各位道友,圍剿天魔教主,降妖除魔!”
一個個僧人脫掉官服暴喝,而那些道人也各自祭起劍丸,一時間天壇上下煞氣沖霄。
秦牧繼續前進,唰唰唰,三百多面大旗出現,三百六十堂的堂主齊齊現身,十二鎮教長老、左右護法使、兩大鎮教天王、八大督查使也各自現身。